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门 > 第173章 都是炊饼惹的祸 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天张辅心里都不太高兴。他脑子里念头多得很,但碍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觉得很多想法都没有条件实施。

自己的实力真的太弱小了!

能做些什么呢?巡城这些天,抓了三个小贼,训诫了一番放了;发生一起仗势欺人的事情,张辅给人撑了个腰,得罪了一个姓阮的里正。

一个里正而已,张辅并没有放在心上,可以王四良却有点忧心忡忡,用他的话来说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以后在暗中给他们使绊子也难受不是?

可是这市集还是一样的脏,人还是一样的穷,满街乱转的小屁孩……比以前多了很多。

这天又轮到张辅带着他的亲兵小队巡街。巡到一半,王四良道:“老大,我渴得很,去那边买杯茶汤喝喝。”

“去吧!”

李祖保说:“老大,我饿得很,去武家铺子买个炊饼吃!”

“去吧!”

“老大,要不要给你带一个?”

“要!”

王四良一边喝着凉茶,一边说道:“老李,也给我也带一个!”

李祖保瞅了他一眼:“老王,你刚才不是去买茶汤喝了,怎不顺便买个炊饼吃吃?”

王四良笑:“李哥,还是你买的炊饼好吃些。”

李祖保:“……给老大带炊饼他会给我银钱的。”

满达望着内城的崇文门楼洞:“老大,一样当兵吃粮,凭什么他们就能坐在城门口,大爷一样躺着,吃香的,喝辣的,有的是人给他们买吃的喝的,头上还有伞遮阴,咱们却只能在城头上巡逻,晴晒太阳,雨吹冷风?”

希日莫跟着吐槽:“就是!”

城墙虽高,但坐在下边纳凉的税差头子却听见了,对着上边呲牙一笑:“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什么叫命呢?这都是命。咱投胎的时候睁大了眼睛,所以八字生得好些!你个小鞑子,就是个城楼上喝风的命,要认!”

满达委屈地看着张辅:“老大,他又骂我小鞑子!”

张辅悄声在他耳边说:“下次等他喝茶吃饭时,咱们就去城墙上巡逻,你左右跑动几下,把城墙上的灰给蹭下去些,给他们加点料……”

“前几天我就蹭过一次了!”

“哦,下次你再来个升级版,没事就买点瓜子喊王四良他们一起嗑,侃侃大山,唾沫星子别停。不过,吐散些,别让他看见了。”

“嘿嘿!还是老大懂咱老王,咱就喜欢嗑瓜子,满达,打明天开始咱们每天中午都嗑上他半天!”

高小平很是无语:“老大,满达还小呢,你不能这样教吧?”

张辅虚心求教:“王哥,照你说来,那应该怎样教?”

“夜班的时候朝下面尿上几泡!让他们白天好好坐上一天,凉快!”

“还是你牛!”张辅对着高小平竖起了大拇指。

李祖保急冲冲地跑上来:“哎,差点又给那群小屁孩儿给堵住了。不是我说你啊,老大,自从你施舍了几个炊饼给他们以后,南城区这八个门的小屁孩儿都涌到咱们这边来了,比开丐帮大会还齐整。”

王四良接过李祖保手中的炊饼,一边咬一边说:“就是就是,搞得咱们吃个炊饼都跟打仗似的,偷偷摸摸,上次我买了个都只敢贴身揣着,把胸脯都烫出两个大水泡!”

希日莫道:“没看见老大都不敢自己下去买炊饼了?我看他那点军饷,全拿来买炊饼施舍给小屁孩儿都不够!谁还能从家里自带银钱来当差不成?”

张辅举手一只手,将炊饼送到嘴边,慢慢地咀嚼。

他有点食不下咽。

这条街上的小孩子,怕不有几十个之多,个个衣衫褴褛,面如菜色,成天拖着两条菜青虫一样上下伸缩的鼻涕,在街面上光着屁股跑来跑去。

都是百姓家的孩子,都是些穷苦人,张辅觉得自己这个穿越者需要做些什么,起码是在自己的辖区内做点什么,改变这种情况。

正想着事情,忽然听见下面的城门口有些吵闹,原来是有人孝敬了那管税卡的司吏一碗荷叶鸡,香飘十里,那些到处晃荡的孩子,全都闻见了,但他们根本不敢靠近城门下的税卡,只敢远远地看着。

直到那司吏酒足饭饱,将一只没吃完的鸡头特意往远处一丢,立刻有几个孩子抢着去捡。

“我的!”

“不,是我的!我先抢到的!”

“不要抢我的鸡头!”

“呜呜呜,我都三天没吃饭了……”

“你胡说,昨儿个我才看见你吃了一个鸡屁股!”

收税司吏拿袖子擦擦了嘴上的油光,笑嘻嘻地看着为了一个鸡头而大打出手的小孩子们。

已是晌午时分,要交班了,封子平带着一个小旗接班来了。

远远便听见他那粗豪的声音传来:“娘的,下边的那些个油满肠肥的家伙儿又在吃鸡?”

“你这眼睛还挺贼!”张辅笑道。

封子平看着张辅直嚷嚷:“老大,这下可好,咱们把辖区里的小屁孩儿都招来了,搞得老子想吃个炊饼喝碗豆腐花都不敢,你说怎么办?”

满达悄悄地问王四良:“这些小孩子为什么不去向下面的税卡要吃的?”

王四良骇了一跳:“你可得了吧,听说下面的司吏都准备向这些小孩子收税了,他们还敢过来要吃的?”

司吏向小孩子们收税当然是夸张的说话,可小孩子们也有父母,这司吏是见人就收税的,不管你有没有带货,只要背了物品,便说是货物,收税是正当执法。

崇文门是进出要道,货物大都由此进出,因此,门下设有总课税司。

税差收到的钱,往往便是揣到自己的腰包,因此,这税差是北平城的第一肥差。

为防止众官吏妒忌,到了三月便向他们进献“海鲜钱”,到了十月又是“冬笋钱”,相当于外省进献京官的“冰敬”和“炭敬”,见者有份。

可是,这海鲜钱冬笋钱,可没他们这些大头兵的份。

这收税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张辅他们眼里,简直就是明抢,可他们只能在城头上他们收钱,自己流口水,没有办法分一杯羹。

与封子平道别,张辅便打算领着亲兵队的人回大内,哦不,军营。

刚迈动脚,一堆叫花子似的小孩围了上来。

“大爷,俺饿……”

“官老爷,我几天没叫东西了……”

王四良将他们推搡开:“走走走,天天来要,谁欠你们的啊,上别的地方要去!”

他看了看张辅的脸色,见他面露不忍不色,立刻阻止:“老大,你可千万不能再给他们吃的了!再给他们的话,这方圆百里的小叫化怕都要到这里来了。到时候咱们巡逻时什么都不能吃,你就当行行好吧,让咱们兄弟们能安逸地吃个炊饼……”

张辅自己也知道老给这些小叫花吃的弊端,狠起心肠,看也不看这群面黄肌瘦的孩子,自顾自往前走去。

见此情形,小叫花们也不再追赶,而是可怜巴巴地看着他们,目送他们的背影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