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异世之我家娘子会打仗 > 第二百一十三章 黄河之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天气还真是给了孙仪涵的面子,在修筑堤坝的这几天里,竟然是真的没有在下雨,这让众人也是松了一口气,而且这进度也是加快了不少,孙仪涵每日都是去到这河边查看,对于有些地方也是提出了自己的指导性意见,众人也是按照他所说的完成。

这进度快了,孙仪涵的事在这里也是清闲了了,满打满算来了这三河县也是才短短的七八天而已,待一切步入正轨,孙仪涵也是写了一份奏章,派人快马加鞭的送往了京城,宪宗可是一直都盯着这里的事儿呢。

“官人,此间事情基本也是差不多了,我打算明日启程回京,可有不妥?”凌懿云见如今事情差不多了也是跟孙仪涵商量回京的事情。

“嗯,左右也没什么大事了,你就先回去吧,出来也有七八日了,也不知小艺菲可是有没有事,早些回去好好照看一下吧。”孙仪涵心里也是惦记着自己的闺女,才三个多月大,父母不在身边,也确实是让人担心。

凌懿云点了点头,又问道:“官人这里完事儿之后却是又要去何地?”

孙仪涵本来打算这里完事了去一趟三河县的上游庆丰县的,不过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这样治理下去的话,也是没完没了的,所以他也是直接打算去最直接的黄河那里,黄河的水若是治理好了,那么下游这里也是能的以保证不会出什么岔子,不然光是治理别的地方,也是显得有些治标不治本。

将想法说出来之后,凌懿云皱眉说道:“黄河治理非同小可,怕是没有几年却是无法成功的,官人此去却是打算在那里待上多久?”

孙仪涵笑道:“黄河治理,怕是得用个十几年才行,我这次过去就是想瞧瞧,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黄河一治理好了,那么将来也是对朝廷,对百姓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孙仪涵说的没错,黄河这条河可是承载着朝廷不少的大事,漕运,没错黄河之水治理的好了,接下来漕运的事情也是就可以顺利进行了,现在南海那边也是不太平,时常有倭寇进犯,虽说没有孙仪涵前世明朝那会似的,大举来犯,但是这骚扰的也是让福建那边的官员苦不堪言,所以这漕运就是牵扯着运战舰水兵南下的事情,还有北边的蒙国,西夏等番邦,也是不断的骚扰,也要用兵,粮食肯定是要靠漕船北运,如此一来这黄河的治理就是迫在眉睫了,一天不治理好,这漕运的事情也就是一天得不到保障。

“官人所说没错,那你可是小心一些,我听闻这黄河水可是又凶又急,切莫掉了河里都不知道冲到哪里去了。”凌懿云也是郑重其事的叮嘱道。

“娘子放心,我自是会加以小心的,估计到了七月中,我也是就可以回到京城了,到时候定然也是安然无恙的。”

凌懿云得了孙仪涵的保证便是放心不少,自己也是开始收拾起行礼来,明日她便是启程回京了。

第二天一早凌懿云便是启程了,孙仪涵也是将她送出了城门,这次回京凌懿云也是带了几个人,给孙仪涵这里留个四个人,以便差遣,孙仪涵看着远去的马车也是一阵叹息,媳妇走了,当是有些难过啊。

“大人,如今河道两边的堤坝已经是用水泥加固了一些,效果亦是不错,如今剩下的那一处堤坝,下官也是想加固一番,还请大人应允。”黄仁杰说的那个就是没有被冲毁的那处,他也是怕有什么意外,想着趁此机会将这三个堤坝一起加固了,日后也是能踏实不少。

孙仪涵琢磨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那好,你且让人着手准备吧,将要用的水泥也是尽快的运到堤坝处,剩下的我亦是要明日带走了,就不多给你留了啊。”

黄仁杰一听孙仪涵明天也走,当下也是吃了一惊,:“大人何须如此着急?”

“呵呵,你这里的事情也是办的差不多了,只要按照我说的做,定是没有问题了,可是别的地方仍是不成,我还是要都顾及的上的,不能老是在你这里,耽误别的地方,岂不是麻烦。”

黄仁杰听完点点头,“哎,大人忧国忧民,实在是让下官钦佩,那下官也是不再强留了,日后若是有机会上京下官也是会去再次拜访大人。”

“呵呵,好,那我也是恭候大驾了,你且好好做事就好,日后定是会有机会的,你且赶紧找人将这水泥运走吧。”孙仪涵对黄仁杰还是必将看重的,这个人为人刚直,而他又不像那些个刚直过头的人那么的呆板,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颇有章法,一心向民,又不怕上级的指责,以后肯定也是可以成为名臣的,孙仪涵回去之后也是打算好好的将自己认为不错的官员跟宪宗好好的念叨念叨,提拔一下,也是可以为民做出更多的好事来。

孙仪涵第二天的时候果真是离开了三河县,他这次的任务已经是完成了,不过自己还是有些事情想要去办的,他要去看看这黄花之水,看看这孕育了中原大地的母亲河,看看能不能靠着人力,将这条伟大的河流治理成功,变成惠及天下的水利河流。

剩下的水泥孙仪涵也是又留下了一部分给黄仁杰,剩下的自己带走,以便路上有什么地方需要也是可以用上,这回上路,也是轻便了不少,车队也是都能跟上了,孙仪涵这次的目的地却是离着京城不远,也是在这河南境内,因为黄河流经河南,尤其是这京城,所以历来朝廷也是对着河南一段的黄河水治理的颇有成效,毕竟要是把京城给淹了,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所以往年朝廷在这一段的治理上也是花了不少钱的,光是维护就是每年一百多万两银子出去,也是相当的奢侈了。

孙仪涵要去的地方便是怀庆府的温县,这里离着京城不是很远,这也是为了方便回京,离得进了回去的路途也是近,不用这么的折腾。

不过从三河县去的话这路途也是够远的了,来的时候用了半个多去,这再去温县的话也是花费了孙仪涵二十多天的时间,到达那里的时候也是到了七月初五了。

这一路上孙仪涵他们一行人倒是也没遇到什么事情,速度也是一直保持着匀速,到达温县后,孙仪涵便是找了一家客栈歇息,如今雨季到了,这温县作为临近黄河的一个县城在这里也是常年的会受到大水的侵害,而且这里作为和北边山西以及北直隶的重要地段也是历来朝廷最重视的地方了,奈何这里的水势也是太过的湍急,想要一下子治理好那也是比较麻烦的。

“大人要不要通知这温县的县令前来?”一路跟在孙仪涵身边的护卫李卫也是问道。

孙仪涵摇了摇头,说道:“此番前来,咱们亦是没有官家的旨意,先四处看看再说。”

孙仪涵这样就相当于是微服私访了,他是想看看这里治理黄河的工程是不是到位,因为这治河的开销可是很大的,尤其是在这黄河的治理上,朝廷每年拨下的银子也是有四百多万两,可想而知这里面的钱多了,相应的这贪污的情况也是会发生的了,这种欺下瞒上的行为也是让朝廷很头疼的,白花花的银子下去见不到收效,就跟打了水漂似的,换做是谁当政,谁都得头疼。

不过这治理黄河的事情朝廷也是得派下专人来进行,黄河之水延绵五千多公里,要想将它完全的治理下来,怕是也得耗费数年的时间,所以这河道的治理上面就得派专人盯着,孙仪涵准备向宪宗保举一人,这人便是张居正,现在将张居正放在翰林院简直就是太屈才了,让他出来治理河道,效果肯定要比他在翰林院翻书强。

这件事,到时候也是要好好的跟宪宗商量一下的,治理黄河的前提下,国库也是得充盈一些,不然到时候没了钱作保证,治河也是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