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重生兵王 > 一二四、为华夏民族的兴盛奉献终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二四、为华夏民族的兴盛奉献终身

“程家哥哥,这些唐人说明日起,我们一天只供应一顿麦粥了。”

说话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他身后还跟着三个十岁左右的孩童,个个都是衣衫褴褛的。

一路逃难,谁的样子都不好,这少年身后的三个孩子都是面黄肌瘦,看着就是只差一口气的模样。

这边来到大唐境内的一队难民,差不多有小千把人。虽然一路上已经照顾周全了,但还是有百多人永远倒在了路上。

这个少年的父母就是熬不过饥荒疾病,半途死掉的。三个弟弟妹妹托付了他,他感觉责任重大。每日自己少吃些,都先紧着弟妹的。

可是刚才听到明日起只供应一碗麦粥的消息的时候,他感觉仿佛天塌了。

这是要将人饿死吗?

“程大哥,他们唐人骗了我们,我,我要去找他们算账!”

少年咬着牙,脸上扭曲着,尽是恨意。

身后的弟妹都不敢说话,伸手牵着他的衣襟。

“呵呵,向兄弟,你总是这么冲动。”

那程大哥呵呵一笑,伸手拍拍青年的肩膀。

这程大哥名叫程宏才,其实年岁也不大。但是因为是镇上乡绅家的公子,一路上对乡亲们都还照顾的不错,大家对他很是信重。

“我们从历城一路过来,你看到他们唐人对我们不错吧?郑王不管我们百姓的死活,唐人特地大军前去救援。现在已经到了唐境了,又怎么会不管我们呢?”

程宏才的声音不小,原本那些因为向姓青年的话有些骚动的人群,此时也被安抚住,大家都是微微点头。

一路过来,那些护送的唐军和不少书生官吏,都算得上无微不至了。起码回想起来,大伙心里还是感激的。

“那我听陶秀才在那读什么报的,说明日起,就只供一顿麦粥。”

向姓青年忐忑的说道,刚才他听到这一句,就已经炸了,后面说的什么全没听进去。

“你呀你,路上陶公子教大家识字读书,我看就你家弟弟妹妹都学的比你多。”

程宏才一说,那青年更是赫然。

“我哪是那块料?我就想着等安稳了,学个手艺,能把弟弟妹妹拉扯大就好了。”

这青年也是质朴,说的其他人都是点头。

程宏才正要说话,看到不远处,一个黑瘦青年过来,连忙招呼道:“陶公子,你来了。”

那青年穿一身青衫,破旧的和难民没什么两样。脸上也是眼窝深陷,嘴唇干裂。

但是,他那份气势,却与难民们完全不一样。

他的眼睛无比明亮,每个看到的人似乎都能沉静下来,不再恐慌。

程宏才眼睛紧盯着这陶公子胸前的一个小小胸章。一片忍不住的羡慕之色。

那胸章只有铜钱大,银白的章面上有着“大唐精英团”五个红色小字。

这个章上的字,和远处飘扬的大旗上的字一样。

一路来,作为一个不甘平凡的青年,程宏才不止一次的想要加入陶兴所说的这个“大唐精英团”,虽然自己对这个组织也只是一知半解。

但每次,陶兴都是笑笑,然后说不急。

一路走来,总能看到这些佩戴着胸章之人的身影。

他们可能在某个危险的路口,给大家指引方向。

可能在哪个凶险的河道,带着百姓架起浮桥。

他们有的是在半夜到达难民的营地,然后用沙哑疲惫的声音教大家读书识字。

他们会将最后一口吃的,留给老人和孩子,哪怕原本分给他们的就不多。

程宏才不止一次看到陶兴将半个馒头省下来,分给难民里的孩子。

程宏才不明白这些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只记得有一回,看到半夜被饿姓的陶兴大口灌水,他问过一次。他忘不了陶兴伸手拂着胸口的徽章,双眼发亮的样子。他记得陶兴说的两个字:“信念!”

“向实,你弟弟妹妹还要照顾,我给你安排了一个随木匠师傅做水车的活计。这活计暂时挣得不多,每天只有三餐加上八个铜钱。但省着用也够了。”

那陶兴拍着向姓青年的肩膀,又摸摸他身后几个孩子的脸蛋。

“你家弟弟妹妹你不用担心,官府会安排食宿,团里会有人发任务教他们读书识字的。”

那叫向实的青年懵懵的,根本不明白陶兴的意思,不是说不供应饭食了吗?怎么突然又有钱有有饭吃?

“你小子,还不赶快谢谢陶公子?陶公子可是好人啊,现在你小子算是衣食无忧。你们一家总算挺过来了。”

旁边的难民赶忙推了一下向实。

“哦哦,谢,谢陶大哥!”

虽然脑袋里是浆糊一片,但好歹知道是好事摊在自己头上了。

陶兴摆摆手。

“诸位,刚才我已经把告示读了,可能大伙不明白,我再说一遍,”

声音有些沙哑,他轻咳了一下。

“周围田地需要收拾,这个简单,也不累,住百姓家里。每天三餐,一天三个铜钱。”

“修路修塘,这个是个体力活,一天三餐,住工棚,十二个铜钱一天。”

“参加运输队,学做水车,还有采矿这些的,后面会安排。”

“大家放心,只要你愿意,别说有饭吃,比你们在家乡绝对过的好。”

陶兴挥舞着手臂,脸上有着无限的光彩。

“陶大哥,那个我,我的事情——”

程宏才有些紧张,他心里有渴望,更有不安。

“程兄弟啊,正要找你呢。”

陶兴看着程宏才道。

“你对乡亲们熟悉,也读过书。我们团有个任务想交给你。”

任务?

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

程宏才双手抱拳,郑重一礼。

还记得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人高声喊着,将前面的路疏通,绝不能让大水把难民们的前路堵住。

然后他听到的就是这一句:“保证完成任务!”

清早的时候,前方大河波涛汹涌,一道浮桥架起。数十位胸前挂着徽章的人和百姓泡在水里,用肩头将浮桥托着。

这是任务。

“好,这边的百姓,谁有困难你要摸清楚。好有谁积极上进的,你带好头。平日里带孩子们读书识字,让大家伙都知道官府的政策。有什么事情,随时来找我,可以吗?”

程宏才郑重的点头。

陶兴脸上露出笑容,伸手将一条红巾系在程宏才的胳膊上。

“这条红巾和那面大旗是同一匹布做的。我在大旗下等你,希望你好好完成任务,通过考验,成为我们的一员。”

说着陶兴一手拂胸庄重的说道:“为华夏民族的兴盛奉献终身!”

“为华夏民族的兴盛奉献终身!”

程宏才默默的背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