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要侄子攀上乔玉妍……

又说错了,只要侄子娶到乔玉妍这样的媳妇,下半辈子还用得着发愁吗?

乔玉妍要钱有钱,要本事有本事,要房子有房子,要奴仆有奴仆,听说还准备买田买地当地主。娶了她,立刻有了钱、房子、奴仆和田地,美滋滋!

孙氏想得很美,乔玉妍本人是不知道的。

乔玉妍让一群女人在前院的大厅坐下,包括吕香芹、涂金花和孙氏三人在内,来她家的女人竟然有二十多个。

脸生的、脸熟的、有过矛盾的、嫁给乔家男人几十年的、和乔家男人成亲不到半年的、未嫁的姑娘、牙牙学语的小娃娃……呼啦啦一大群人,坐满了乔玉妍家宽敞的大厅,凳子、椅子都不够用了。

乔玉妍让乔天明和竹叶去隔壁的偏厅搬凳子给大家坐,她家有不上漆的凳子椅子,来五十个人也够坐。除了凳椅,乔玉妍家还有一套专用于招待客人的盘子和碗筷,此时拿了二十多个碗出来盛茶给大家喝,关蓝煮的一大锅茶很快分完。

不久前请戏班子来唱戏前买的瓜子还剩下一些,乔玉妍不怎么吃,梁小溪和乔阳也不爱吃,便装在盘子里给大家吃。

女人们好奇地打量着乔玉妍的家,她们有的来乔玉妍吃过宴席,有的不曾来过,不知道乔玉妍家是怎样的。

“三娘子家里真大,陈老爷的大宅子估计也就这样了。”

“凳椅也多,还都是新做的,三娘子果真发财了。”

“瞧瞧这地面,铺着青砖,扫得干干净净,三娘子家就是不一样……”

她们吱吱喳喳地说话,伴着嗑瓜子声和孩子吵嚷声,吕香芹凑上前和梁小溪说话,孙氏只想和乔玉妍拉家常,涂金花让大家别把瓜子壳吐在地上,屋里热闹极了。

乔玉妍和梁小溪坐在大厅的主座上,看着大家都坐下来,有瓜子磕有茶喝。一些人听到了涂金花的吩咐,晓得瓜子壳不能扔在地上,一些人不知道是没听到涂金花说话还是故意跟涂金花对着干,磕了瓜子就把瓜子壳丢在地上。

家是自己的,别人弄脏自己家,乔玉妍不大高兴,沉声说道:“瓜子壳请不要乱扔,乱扔瓜子壳的立刻给我出去。”

她微笑的样子很是温和,此时脸上没有笑意,阴沉不悦地盯着那些个乱扔瓜子壳的人,把人吓了一跳,都想起乔玉妍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而是神仙的徒弟。

“我……”被盯着的乔有志的媳妇周菊香被吓得心脏猛地一跳,嘴里的瓜子壳吐不是不吐也不是。

对,跟乔玉妍有矛盾的周菊香也厚着脸皮来乔玉妍家里了。

乔玉妍看着周菊香,道:“不想出去就把你弄脏的地面扫干净。”

周菊香是爱面子的人,听得乔玉妍这般说话,有些下不了台,嘟囔道:“不就是扔个瓜子壳吗?用得着这样?”指着不远处的一个黑脸女人,“你看,她也扔瓜子壳了。”

旁人安静下来,目光集中在乱扔瓜子壳的人身上,有人嘀咕:“三娘子给吃的给喝的,不感谢三娘子也就罢了,还把三娘子的家弄脏,太不要脸了。”

周菊香涨红了脸,不是羞恼的,是气的。

乔玉妍发话:“你们几个,把你们吐的瓜子壳扫干净。”指了周菊香和另外两个人,“竹叶,带她们去拿扫把和垃圾铲。”

竹叶应了一声清脆的是,除了周菊香,另外两个女人低着头去拿扫把和垃圾铲。周菊香见两个女人听话地去干活,脸拉得长长的,想负气离开,又惦记着乔玉妍给的好处,挣扎一番,倒是没说什么,憋着一肚子气去扫地。

不知是手脚不利落还是故意,周菊香随便扫了扫,留下些许残留的瓜子壳,就把扫把和垃圾铲放回原处。

乔玉妍看着她干活,没有说话,等到余下两个女人也把地面扫干净,她解释:“这个家是我建的,我请你们来做客,请你们喝茶吃瓜子,你们也应为我着想,别把我家弄脏了。我们都是乔氏宗族的一份子,我有好事想到你们,你们不招了我的嫌,下次有好事,我也会想到你们。”

外向的吕香芹带头笑了起来:“三娘子说的是,我当家的、我儿子在三娘子盖房子里帮了忙,现在修桥也帮了忙,两人每天吃饱喝足,还能往家里搂钱,可都是三娘子给的好处。”

如果乔多喜和乔玉妍家不熟悉,乔玉妍能请乔多喜做盖房子的监工吗?

不会请的。

如果乔多喜跟乔玉妍家没有来往,乔玉妍能请乔多喜督促修桥劳力们干活吗?

不会请的。

除了乔多喜和乔多喜的爹,在座的女人们也有男人在帮忙修桥,吕香芹开口捧乔玉妍,这些女人也识趣地附和着,因个别人乱扔垃圾导致的尴尬气氛消失一空。

但是,周菊香的男人乔有志没有捞上给乔玉妍盖房子的好事,也没有捞上修桥或给修桥劳力们卖猪肉的好事,黑着脸不说话。

乔玉妍当做看不到她,待女人们说得差不多了,乔玉妍说:“在十八杏村,我们乔氏宗族算不上大族,却也有两百口人。这两百多口人里头,族谱上记录的年过半百的老人有十四个,眼下冬天到了,天气寒冷,老人怕冷,我便想着孝顺一下老人们。”

“怎么孝顺?”吕香芹问她。

“你们也听说了,我上午去了一趟县城,和族长的小儿子金哥一起去的。”乔玉妍把话往下说,“我们买了三十五斤棉花和三百五十斤木炭,还有十匹布。木炭被金哥拉回族长家,每个老人送十斤,符合条件的老人去族长家里拿便是。”

送炭是传言,传言得到当事人乔玉妍的亲口证实,大家又惊喜又兴奋,谁的家里没老人啊?人们小声地讨论着,公公是乔玉妍亲爷爷的二伯娘陆氏问:“去拿木炭的条件是年龄超过五十岁?”

乔玉妍嗯了一声,说:“何谓五十岁?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间满十二个月了,此谓一岁,同理,一个老人来到这个世间满五十年,这才是五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