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成英台,带着山伯逃婚去 > 第三百零四章 家训抄十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英台叫见,林子轩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几下子就把自己母亲哄的高高兴兴乐不合嘴了。

这样整个房里,院子里的气氛都随着林子轩给夫人讲故事,啊,变得轻松愉快起来了,大家的脸色都就缓和了下来,特别是银心害怕的,不知道要怎么办的时候,有了这样的氛围还真是自己想象不到的,不然的话刚才那种情况要是把那些权利给连累了,呵呵又不好了,再说了,就算是自己平时跟他两个人掐架那也是相,就像是两个从小在一起的兄妹一样,吵架吵着吵着就好了,好了又吵,这都是很正常的,可不希望他挨打呀。

英台心想,呵呵,这可倒好,自己弄出来了,这么大的事情都让林子轩全给压下去了,现在就是母亲好像早就忘了刚才吩咐下去,要打银心的这件事情。

可谁知,林子轩说完,英台母亲倒是不怪罪林子轩这些事了!林子轩刚才说了什么小孩子听不得话,她都当做没听到。

就算是这样也不代表她把,刚才责令下去要杖责银心的这件事情给忘了。

“你们几个小时站着还不动,想要做什么,难不成真的把我这夫人不当回事,我说的命令都当做耳旁风了,在这里听什么故事,这些故事也是你们你们听得的吗?还不快把这银心给我拉下去,撞死了,我刚才说的事情到现在都不动弹,小心我把我院子里的人叫来,打到你们一群人给我都滚出祝府去!”

小米哥,和良子,两个人终于忍不住了,不管怎么样还是不能离开祝府的,要是离开祝府,哪里还能遇得到像小姐这样好的主人呢,只得拉起,银心就往外走。

银心笑着就走,你想自己就算是受了委屈还来打,也不能连累大家伙,跟自己一样,大家都已经尽力了,自己也看得清清楚楚,小米哥和良子,两个人也是不愿意的。

林子轩更是为了自己,差点把人名誉都不要了,把脸面都丢尽了,维护自己编了那么多的故事。

英台,那形势不对就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求自己母亲道,娘,我求你了,你说什么都不要答应,行啊,这二十大板下去她,就算是不死也残废了,以后谁还来伺候我呀!呜呜,你要打就连我一起打吧。……”

林子轩也跪下道:“舅妈,这是何苦呢?好歹人心是表妹喜欢的小姐妹,你要是这样岂不是没有达到你的想法,反而挑拨离间了你们跟我女儿之间的感情吗?”

英台母亲道:“算了,我给你们面子,我也不想英台,跪在这里求我,她从来还没有这样呢,就算是她二娘打她,也没有这样过,我心疼他,罚你们抄家训10遍……”

说着便含泪气走了,最终还是心软呀!

英台几人,肖夫人已经离开,便如释重负瘫坐在地上道:“家训?我们家有家训吗?我怎么不知道?”

林子轩直接干脆躺在地上道:“呵呵,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英台说:“我问你我们家有没有家训,你干嘛给我讲扯到这么远啊?”

林子轩笑道:“我们家有家训,可是别人家有啊,周公的《诫伯禽书》“一饭三吐哺”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英台道:“说的往往是那个被妲己害死的周公吗?周公解梦的周公吗?”

林子轩笑道:“是的,司马谈的《命子迁》“此孝之大者”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这个职位是武帝新设的官职,可以说是武帝为司马谈“量身定制”的。因此,司马谈对武帝感恩戴德又尽职尽责。由于责任心极强,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他感到自孔子死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惶惧不安。所以他热切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sao”的《史记》,名垂青史。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此话信然。

英台说:“没想到这些人都是有个好的家训,才能成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