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安笑道:“银心你说我们小姐和梁公子,怎么还不来?你说他们在说些什么?”

银心笑道:“呵呵,又不是他们,我怎么能知道他们说什么呢?不过小姐和梁公子一见如故,两个人肯定有说不完的话了,你就再多等等,多休息一会怎么了呢……”

小安笑道:“呵呵,我从来没见过小姐和一个人在一起那么多话的,你说……”

银心说:“别净瞎胡说,我们作为下人,好好服侍是好主子就可以了,不要一天尽说是非,惹了什么祸事!”

小安笑道:“呵呵,不如还是你讲故事给我听吧?”

银心笑道:“讲什么故事?”

小安笑道:“就用故事说说刚才那个方圆的事情呗?”

银心说:“好,苏东坡和秦少游在饭馆吃饭,一名满身虱子的乞丐前来乞讨。苏东坡认为满身虱子是从乞丐身上的污垢出来的,而秦少游则反驳说:虱子是从身上棉絮中出来的。各执己见,争执不下。于是,二人决定请人当评判,谁输了谁请客。在评判的那天,按照“随缘”说,不慌不忙地说:“虱子的头是从污垢出来的,而虱子的脚却是从棉絮中出来的。所以,你们两位都输了,应该请我吃酒。”两人无话可说,哭笑不得。

接着又说:“大多数人为“我”是“我”,“物”是“物”,二者是对立的。在我看来,二者又是一体的,是完全可以调和的。比如一棵树,既接受空气,同时也接受水分和阳光,其生命才能达到统一的圆通境界。不管虱子是从污垢出来的还是从棉絮中出来的,只要把“我”与“物”之间的对立统一起来,就能达到圆通境界。“随缘”是一种心态,承认对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从“二分”的对立中找出“二合一”的互补。”

小安笑道:“这就是所谓的“随缘”。这个乞丐境界很高呀!”

银心笑道:“嗯,“做人要圆”,就是要学会自我宽心,自己找乐。弗洛姆指出:“贪婪是一种会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地狱,它耗尽了人力图满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没有给人带来满足。”为贪婪之欲所累,就永远不会给人带来满足与快乐。人生大多痛苦与烦恼都是自己找的。有一位老太婆,晴天忧愁,雨天也忧愁。因为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二女儿卖冰棍。晴天怕大女儿不赚钱,雨天忧二女儿不赚钱。有位智者劝老太婆不必忧愁,换个思维方式,就可变忧愁为快乐。晴天因为二女儿卖冰棍生意好而高兴,雨天因为大女儿卖雨伞卖得好而高兴。人生的喜和忧都是“外物”带给你的两种心态。只要你不钻牛角尖,认死理,善于转移“痛点”,找到“乐点”,就可以构建圆通而快乐的人生境界。”

小安笑道:“真的能内方外圆”的圆通境界,是什么样的?”

银心笑道:“呵呵“方圆之道”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艺术,同时也是人要追求的一种“内方外圆”的圆通境界。水无常形。水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差异性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的客观环境,如水在杯里即为杯形,在盘中即为盘形,在葫芦里即为葫芦形,等等。中国古代铜钱是内方外圆,古代建筑的础石也多半是“内方外圆”,这是中国人对“内方外圆”人生境界的形象说明。因此,要求为人处事应像水和铜钱那样“内方外圆”,在不同的客观环境里,应力求做到“随俗方圆”,以达到方圆有致的圆通人生境界。”

小安笑道:“做人要圆,做事要方”的人生道理。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

银心笑道:“对呀,方是做人要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既不为权势和金钱所诱惑,也不为别人压力所左右。“圆”是圆融世故,融通老成。做事要求讲究技巧,不是呆板、教条、认死理,而是以不变应万变,“方”中求“圆”,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但是,它又不是小人的奸滑世故,八面玲珑。“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事的锦囊。如果只“方”而不“圆”,或者只“圆”而不“方”,都必将会碰得头破血流,众叛亲离,一事无成,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放眼古今中外,某些正直诚实的人所以命途多舛,从处世之道上,就是只“方”不“圆”所致;唐代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清代富可敌国的和珅,虽然奸滑世故,八面玲珑,作威作福,风光一时,但最终还是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从做人之道上说,就是只“圆”而不“方”。

小安笑道:“所以,只有善于把“方”与“圆”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方圆有致的圆通境界,才是人生成功的真谛。不管是商界巨富还是官场首脑,不管是世外高人还是潇洒文人,其中不乏精通“方圆之道”人生艺术的高手。”

银心笑道:“中国历史上不少志士仁人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这一人生真谛。陶渊明既不为五斗米折腰,也能在田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李白不会摧眉折腰事权贵,而是浪迹江湖,建构自己的诗意人生。”

小安笑道:“深谙“方圆之道”的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完美结合的人。”

银心笑道:“他们在面临危机和身处逆境时,皆能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转危为安,以成大事。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在危难之中,采取藏巧于拙,假装糊涂,全身而退,较之那种有勇无谋的无谓牺牲要高明得多。

比如,穷凶极恶的盗贼持刀窜入家里抢劫时,如果你只是嫉恶如仇,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与之格斗,就可能有丧命的危险。如果你能委曲求全,以圆滑的态度、“诚实”的语言骗得盗贼信任,唤起他对您的怜悯之心,使之不加害于自己,为战胜盗贼赢得时间和条件,在其放松警惕的情况下,逃脱报案或径直击败罪犯,这才是“方圆之道”人生艺术的成功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