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李绩传 > 第三百零九章 玄武门之变(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零九章 玄武门之变(3)

初唐名帅演义李绩传

第三百零九章玄武门之变(3)

唐高祖李渊正在皇宫内的人工湖---海池泛舟,秦王李世民派出尉迟敬德进入到皇宫前来保护皇上。尉迟敬德头戴铁盔,身穿铠甲,手拿长矛,上了龙舟,一路直接走到了唐高祖李渊面前,长矛的钢尖被鲜血染红了。

唐高祖李渊大为震惊,问道:“今日作乱的的是谁?你到这里来做什么?”

尉迟敬德回答道:“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叛变,秦王李世民率领军队,把他们二人天诛杀,恐怕惊动了陛下,派我前来保护圣驾。”说完话,将长矛竖着戳在甲板上,鲜血滴落到甲板上。

唐高祖李渊对裴寂等人说道:“想不到今日发生这种事情,应该怎么办?”

萧瑀、陈叔达说道:“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当初的起义行动,对于大唐王朝的建立,也没。陛下如果封他为太子,把大唐王朝交给他,就不会发生今天的惨事儿了。”

唐高祖李渊说道:“你们二人说的对,这也正是我的心愿。”

当时皇宫朝廷的禁卫军和秦王府的军队,跟太子宫、齐王府的军队仍然在鏖战。尉迟敬德请求唐高祖李渊下令阻止他们混战,并且命令各个军队都要接受秦王李世民的指挥;唐高祖听从了意见,发下圣旨。

天策上将军府的司马宇文士及从东上阁门出宫,宣布高祖李渊的圣旨,混战终于平息了。

唐高祖李渊又命令:黄门侍郎裴矩前往太子宫,向各位将士解释疏导,全部遣散。

唐高祖李渊召见秦王李世民,抚摸着秦王李世民的头发,安慰地说道:“这些日子,老爸我几乎犯了“相信我儿的谣传”的大错误。”

李世民跪在那里,把脸贴在老爸胸前,痛哭不能停止了。

这时,有太子宫的太监慌慌张张跑进大殿,跪到在地,失声痛哭。

唐高祖李渊大声说道:“不要哭了,说要发生什么惨事?”

那太监回禀说道:“太子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巨鹿王李承义;齐王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全部斩首,同时被开除皇家的户籍。”

突然,唐高祖李渊嚎啕大哭,边哭边说道:“我的孙儿最小的只有两岁,老天爷,我做错了什么事儿?让他们遭到这样的报应,小小的年纪,全部被残忍杀害。”

唐高祖李渊站起身来,气得浑身发抖,用手指的秦王李世民,大声骂道:“逆子,今日你杀我的儿子、杀我的孙子,有朝一日,别人也会这样的杀你的儿子,杀你的孙子!”

裴寂、陈叔达等人都跪了下来,不住的劝说道:“陛下,请保重龙体。”

唐高祖李渊无力的瘫坐在龙椅上,喘着粗气,微闭的着双眼。

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则全部没入宫中,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后宫组成部分,其中较着名的是原来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李元吉死后被李世民纳为妾,但没有正式封号,宫中呼为“巢剌王妃”。巢剌王妃杨氏,与唐太宗李世民生下第十四子李明,是长孙皇后去世以后唯一一个生下子女的嫔妃。

最初,太子李建成承诺:自己登基当皇帝后,将封齐王李元吉当皇太弟,所以齐王李元吉为太子不惜牺牲。秦王李世民所属各将领打算杀尽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左右亲近100多人,没收他们的家产。

尉迟敬德竭力反对,说道:“一切的罪恶,只在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这两个元凶,既然这两个元凶已经被诛杀,如果扩大打击面,就没有办法使社会安定。”

于是,中止了扩大范围的杀害行动。

当天(6月4日),唐高祖李渊发下圣旨,说道:“赦免天下罪犯,凶恶叛逆罪罚,只限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其他所有党羽,全都不追问。所有的尼姑、和尚、道士、道姑,一律恢复原状(本年4月,曾经下诏书让他们还俗)。大唐王朝各项事务,都要向秦王李世民请示,听候裁决。”

6月5日,冯立、谢叔方都出来投降了,薛万彻仍然逃亡。李世民不断的派人向他解释,薛万彻才出来。秦王李世民说,他们忠于他们的主人,是忠义之士,全部释放。

6月7日,唐高祖李渊正式封李世民当皇太子,再次下诏书说,从今日起,无论军事政治,不管事情大小,都由太子李世民裁决之后,再行奏报。

武德九年(626年)7月10日,高祖任命政变功臣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秦王府旧臣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太子洗马,论及政变的功劳,以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为第一,分别赐绢一万匹。高祖还特别嘉奖尉迟恭,慰劳他说:“爱卿对于国家来说有安定社稷的功劳。”于是把齐王国司的金银布帛器物全部赏赐给了尉迟恭。

当初,太子洗马魏征经常劝说太子李建成及早除去秦王。李建成败亡后,李世民传召魏征,问道:“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呢?”大家都为魏征担惊受怕,魏征却举止如常地回答道:“如果已故的太子早些听从我的进言,肯定不会有今天的祸事。”

李世民素来器重他的才能,便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对他以礼相待,引荐他担任詹事主薄。李世民还将王圭和韦挺从巂州(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召回,两人和魏征一起都担任了谏议大夫。任命政变功臣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镇守洛阳。

武德九年(626年)7月31日,以秦王府护军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又以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武候大将军。

武德九年(626年)8月3日,以高士廉为侍中(相当于宰相),房玄龄为中书令(亦相当于宰相),萧瑀为左仆射(亦相当于宰相),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

武德九年(626年)8月4日,以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亦相当于宰相);又以前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前任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左武候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

至此,李世民集团成员和支持李世民的官员控制了国家的要害部门和职位,完全掌握了大唐王朝的军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