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白马公孙续 > 第442章 刘协出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辽东书院之事上了正轨,且印刷书籍,已经将大汉境内所有学子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如此庞大的北上潮,还是引起了不少诸侯的戒备。

当然了,袁绍又是第一个跳出来骂娘的,只是他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起到阻拦的作用,反而激起了世人的一片骂声。

而因为此事,袁绍又是呕血三升,明明这就是公孙续的阴谋,可那些士子为什么还要一股脑的跑去幽州?

答案并没有让袁绍等待太久,天子的一纸诏书,瞬间点燃了所欲学子的激情。

即便是那些有心阻拦的诸侯,也只能私下里搞点小动作。

大家蔡邕,奉天子之令在辽东建立学堂,所有书籍均有朝廷出资印刷,如此一幕试问一下又有那位诸侯敢跳出来说个不字?

由于吕布的搅局,曹操想要吃下徐州的目标并没有完成,这也让陶谦长出一口气。

一场大战下来,整个徐州北损毁严重,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糜家虽然已经迁往幽州,但对徐州的恢复还是鼎力支持。

刘备整日忙于政务,因此对大批学子北上之事,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眼下,曹操正在与吕布死磕,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一时间兖州也变成战火纷飞之地,唯独当年黄巾军闹得最凶的青州,此刻平静的就像一潭湖水,没有一丝的涟漪。

北上幽州,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好在糜家在各个州郡暗地里设有不少的商铺。

凡是遇到北上的学子,都会偷偷的给予一定的资助,并指明道路。

印刷纸书的事情还在继续发酵着,但公孙续却没有在关注此事,眼下好好伺候二位夫人和练兵才是他的主要任务。

但这中间也有例外,那就是甄家派人来了。

虽然只是个管事,但却带来了公孙续当初赠与甄宓的礼物,和一封书信。

公孙续的怒火,甄家自然是感受到了,否则也不会将公孙续送给甄宓的礼物和承诺,拿出来做回应。

看完了书信,公孙续长出一口气,君子一言九鼎,这下还真被小甄宓说道点子了。

“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本王不在追究。回去告诉甄夫人,多学学糜家的做法。”

言尽于此,公孙续没再多说一个字。

但这句话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同时也为公孙续带了新的烦恼。

然而这一切,与现在的公孙续没有太大的关系,有了侯氏的细心照料,公孙续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北军的训练之中。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的过去了,辽东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不仅仅如此,在自己老爹公孙瓒的强烈要求下,公孙续更是全面接手了辽西、和右北平两地。

眼下的整个幽州,除了右北平以西的各郡,其余的地方尽入公孙续之手。

新政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右北平与辽西起步相对较晚,但有了之前的经验,和大批资金的投入,这二郡的发展速度一点也不慢。

朝堂之上,一众大臣还在为部分新政的推行喋喋不休,各方势力互不相让,让刘协有些恼羞成怒。

为何公孙续推行新政如此顺利,反而自己作为天子却阻力重重?

难道,真的事自己下不了狠心?

“皇叔,燕王去岁前往辽东,眼下可有返回的消息?”

刘协突然出声,虽然声音不大,但顿时让争吵的朝堂安静了下来。

“回禀陛下,算算时日,燕王夫人即将产子,现在召回恐有不妥。”

刘虞明白刘协在想什么,因此直接给出了答案。

二人这一对话,瞬间让大部分头脑清醒了许多。

尽一年来,天子极力推行新政,但新政出了朝堂却远不如天子希望的那样。

换句话说,新政触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这群人正发动所有的力量抵制。

但刚刚刘协的那句话,让朝堂上各方势力的代表隐隐觉得有事要发生。

若是天子召回公孙续,估么着他们这群人就不会像这样好过了。

“陛下,新政推行不利,但右北平与辽西二郡却有起色。”

说话的乃是荀彧,右北平与辽西的事,公孙续通过刘虞提前报备过。

闻言的刘协眼前一亮,右北平、辽西二郡推行新政这事,他差点就忘记了。

“可有起色?”刘协面带笑意的问道。

荀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袖口中取出了一份奏折,而后双上奉上。

片刻之后,朝堂上传来了刘协爽朗的笑声。

刚刚,荀彧递上的奏折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行行实打实的数据。

“诸位爱卿,右北平推行新政之后,各方面发展极快,白马将军的奏折上写的清楚。”

顿了顿,刘协接着又道:“既然大家争论不休,不如去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刘协这话,一时激起千层浪,整个朝堂又变得乱哄哄一片。

“够了,朕已决定,三日后率领诸位爱卿前往右北平实地查看!”刘协怒喝一声,起身愤然而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若是这样还有人反对,那就管不得他这个天子心狠手辣了。

回过来来一想,刘协突然发现,自从抵达幽州之后,还是第一次在超上上发怒。

不过这种感觉,特么的爽!

国不可一日无君,刘协既然要外出巡视,那就必须留下一部分人处理朝政。

而刘虞、田丰、沮授三人顺理成章的就被留了下来。

三日后,刘协率领着荀彧、伏完、董承等一干大臣,踏上了前往右北平的官道。

天子出行,安全自然是首位,徐荣率领的虎贲营将士,护卫在车架周围。

面对如此大的阵仗,沿途的百姓与商队自觉地选择了避让。

此番前往右北平的官员中,反对新政者占了绝大多数。

刘协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尔等反对,那朕就要用事实来反驳。

刘协此举,就是为了让那些反对新政的家伙无言以对。

但他却没有想到,人心隔肚皮,有些人为了扭转局势,在如此大好的机会下,居然铤而走险。

早在三日前,董承、伏完二人便将天子要东巡的消息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