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什么。?”曹参和诸将都不禁有些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曹参苦笑道:“大将军。某只以一万五千军马迎击龙且八万大军,而且要渡河而击,实在太难。只要龙且稍懂点兵法,来个半渡而击的话,我前锋军必须大败而回。请大将军三思,此计确实不可,非某怕死。”

“是啊,大将军,就算要让曹将军打前阵,也不能让他等噬旭军来了再渡河吗,这不是给龙且半渡而击的机会吗。?不如我军今夜便先渡过淮河,在淮河西岸列开阵势,再和噬旭军决一雌雄。”吴芮也对韩信此议不敢芶同。

韩信见众将反对,也不着恼,笑咪咪地道:“你们两位将军说的是,等噬旭军来了再渡河地话,以如此少的兵力,必然被龙且半渡而击打得大败。但是,韩某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诸将闻言吓了一跳,看着韩信的目光不禁有些古怪,心道:“莫不是大将军记仇,见曹将军以往对他不太恭敬,此次打算趁此机会借敌之手公报私仇吧。”一时不禁后背有些发凉。

吴芮也一脸戚戚的神色,连忙道:“这个,这个,大将军,以往曹将军若有得罪之处,敬请海涵。这里吴芮代曹将军向大将军赔罪了。”

曹参这时也愤愤地道:“大将军若我杀我,此时便请就刀,让曹某败军而死,曹某不干。”这曹参还真是个硬骨头。

“是啊,大将军宽洪大量,如果曹将军昔日有得罪之处,还请宽恕这个。”诸将也纷纷求情。

忽地,韩信哈哈大笑起来,直笑得众将一脸愕然。笑声中,韩信站起身来,离座来到众将之中,笑道:“各位将军将韩某看成什么人了。?韩某深受陛下厚恩,未有尺寸之功便得享高位,正自图谋建功立业以报陛下,怎肯做那自毁长城之事。?各位将军放心,此次故意让曹将军败阵,实是诱敌之策。那龙且虽然为人脾气暴臊,却也小有谋略,我军如此快干净利落攻下北志州,他一定会有所猜忌,如果见我隔河列阵,如何轻易敢来。?若战事拖延日久,谢烨伟从彭城袭来,我军危矣。所以,只有以诈败松其心、诱其渡河追击,届时方可用计一举破之。此次之所以让曹将军担任此诱敌之选,便是因为曹将军和龙且交过手,对他比较熟悉,而且智勇深沉。可担重任,决非公报私仇之举。诸将勿疑。”

众将大悟,面上均有些赫然。曹参也是面色通红地道:“末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请大将军海涵。”

韩信不以为然地笑道:“没有关系,日后大家熟悉了韩某,便会知晓我的为人了。曹将军,此诱敌之举重在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要掌握好一个尺度,一定要让龙且以为我军真的是不会用兵故而大败。这个重任非常艰巨,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我观诸将中只有曹将军适合此任,不知敢当此重任否。?”曹参一时有些热血沸腾,举拳沉声道:“末将愿当此军令,若不能成,提头来见。”

“好,将军威武,果然壮哉。不愧为陛下亲下提拔的重臣。”韩信也是十分的高兴。

忽地,吴芮出言道:“大将军,未将有两个疑惑,不知可否一说?”“讲吗。韩某不搞一言堂,各位将军有不同意见,尽可说出来让大家参谋一下。”韩信笑道。

吴芮迟疑了一下道:“第一个问题:这让一万多军士去担任这样地诱敌重任。必然死伤惨重,是不是有些不妥。陛下知道了会不会有所不满。第二,不知大将军真正的‘杀手’是什么,能不能真的一举击破龙且。此未将愚鲁之言,望大将军莫怪。”

韩信闻言脸色也肃穆了起来。踱了几步方才正色道:“各位将军,有道是慈不掌兵,一个真正地统帅,不会将兵士地伤亡放在第一位。他地眼里只有全局的胜利。为了全局的胜利,任何牺牲都是有必要的,也是应该地。陛下是知兵之人,对此不会有什么异议。至于我的,杀手,是什么,你们没有必要知道。秘密之所以是秘密,便是知道的人少了,如果知道的人多了,还可以称做秘密吗。?行了,你们回去,各自准备吧,明日这场大战份量可不轻啊。”

“喏。”众人看了看,心中对韩信又有了一个新地看法:拿一万多军士地生命换取全局的胜利,够狠。——

清晨,淮水西岸石瓦冈,龙且大军拔营而起,火速向淮水扑来。

大军方走不了多远,忽听前方蹄声如雷,一骑斥堠飞马来报:“龙将军,北志州三日前已经被飞凤军攻克。昨夜,韩信已率主力约六万人赶至淮水以东驻扎。目前,飞凤军已经封锁了淮水,小人绕了一百多里路,方才寻到渡河潜将回来。”

“什么。?北志州陷落。?”龙且惊得有些目瞪口呆,这韩信的动作这么快。

“那召公现在生死如何?”龙且和召公交情不薄,急问道。

“力战身死,与北志州共存亡了。”噬旭军斥堠也有些黯然。

“韩信小儿,”龙且有些咬牙切地味道:“我不将汝碎尸万断,誓不为人。”忽地大叫道:“大军加快前进,先败韩信,再夺北志州。”“喏。”传令兵应了声,飞奔下去传令。

霎那间,八万噬旭军悍兵加快了速度,旌旗猎猎、脚步如雷,卷向淮水而来。

眼看将至淮水,忽然间前面探路斥堠带了一人飞马来报:“启禀龙将军,韩信派我军一名俘虏送来书信和一个木匣,请将军过目。”

“噢。”龙且勒住战马,先将书信接过,展开一观,书曰:

飞凤国大将军韩信致噬旭军大将龙且将军:将军所来何迟也。?信等不得将军,便先取了北志州,还请海涵。听说召公与龙将军乃是故友,信乃重情之人,特将召公头颅送还,将军勿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