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迹闻言大喜道:“草民有此念头久矣,如若陛下相信草民,草民愿为国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胡一天笑道:“不相信你,联也不会传你来见联了。有道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联相信以你的才能和我国与月氏人以往还算和睦的友谊,此行应该可以成功。但是,你这此的出行可不仅仅是建立外交关系和通商渠道这样简单,你还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月氏人和我大飞凤建立军事同盟关系、共抗匈奴。这样我大飞凤就不用独力对抗匈奴,这压力就轻松多了。张迹,从联的话语中,你想必可以听明白。你这次的使命对我大飞凤有多重要。你有信心吗?”

张迹正色道:“只要与国有利,草民便是粉身碎骨,也要达成使命。”“好,壮哉。”胡一天拍案而起,大声道:“张迹听封:联任命你为典客左承,秩比一千五百石,即日上任。一月之内筹备好去大月氏的使团,带上我飞凤国最好的丝绸等物和联地国书及祝福,开启一段和平、友谊、通商、互助之旅。”

张迹听得热血沸腾,大声道:“臣必定为国尽忠。达成使命,誓死不悔。”

胡一天笑道:“去吧,好好干。一月后你出关西行的时候,联亲自为你壮行。”张迹点头道:“谢陛下,那臣便告辞了。”“去吧。”胡一天挥了挥手。

看着张迹兴冲冲远去的背影,胡一天慨然道:“他这一去必将为我大飞凤打开一个广阔的天地啊。”吕雕一直在旁默默地听着,笑道:“看来陛下对此人信心很足吗?”

胡一天笑道:“张迹年轻、敢闯、有冲劲、爱国,更兼熟悉大月氏的情况,实是最佳人选。联相信他会成功,也相信他将为我大飞凤打开通往西域的窗口……解决匈奴之后,联要推动我浩翰飞凤风,将整个西域收入囊中。”

吕雉闻言笑道:“看来陛下说的那句话真是没错啊?”

“哪句话?”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陛下现在还想利用人家呢,暗地里就在打起人家的算盘来了。”

胡一天大笑。心中却暗自警惕:“这吕雉学得很快啊,以后要注意了,要是她能够一心为国地话,倒不妨留着她。否则还是早些将她除去为妙。”

一月后,在先送走了郦食其后,胡一天又率举国文武重臣在咸阳西门外为张迹送行,让这个庞大的使团带着飞凤国强大和复兴的美好愿意。踏上遥远而陌生的西域。

同时,国家新一轮内政和赋税改革开始在全国强力举行,浩浩大飞凤开始了全面的备战进程。

不久,继‘仲夏’之乱平息数月后,在秋冬交换之时,胡一天强力推行的赋税改革在关东遭到了不小的阻力:很多地方的士伸联合起来反对改变官伸一体不纳粮、不当差的古例,多有暴力抗法现法的发生。

高效地‘飞凤风’通过合并了‘墨足’以后形成的强大信鸽联络体系火速将各地情况反应到咸阳。胡一天看后眉头紧皱:“在关中等地,由于飞凤国百姓、士伸、官员早就习惯了严刑酷法,所以赋税改革推行以后,百姓们是鼎力支持、士伸们是无奈接受、官员们亦屈从大势,基本上没有什么暴力相抗的事件发生;但是这赋税改革一到关东,麻烦就接踵而来,甚至还有不少地方官员勾结士伸阳奉阴违者,看来目前关东士伸阶层地势力仍然很强大,实在有必要加以铁腕清洗。若朝庭屈服了,日后还怎么推行新政。”想到此,胡一天立即下令各地‘飞凤风’和驻军互相配合,以铁腕武力保障赋税改革的顺利实施。

强大地飞凤军出动了,在历年关东大乱中屡遭重创的士绅阶层由于没有百姓和军队的支持顿时败下阵来:在严厉镇压了一批铁杆分子并部分与之同流合污的朝庭官员以后,大部分人恐惧了、乖乖地交上了应付地国税和抵差之税。

但是,也有耍横的:在公元前209年底的冬季里,关东颖川、巨鹿、九江、新郢等地发生了多起士绅联合暴乱,攻占城池、杀害朝庭官史的事件,一时气焰十分器张。

韩信接获乱报,立即命部下曹参、吴芮、卫元等分兵平叛。可怜那些土豪恶霸如何是韩信等人地对手,尚没有回过神来,便被韩信以雷霆之势一一平定。于是,各地士绅大恐,见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默认了这开天辟地般的赋税革新。

次年,飞凤国各地大熟,再加上百业复兴、官伸纳税,国库收入剧增一倍有余,一时间飞凤国财政大有改革,在强大经济力量的支持下,大量新式精钢兵器首先开始装备禁军和北疆边军,逐步开始做好与匈奴决战的准备工作。

公元前208年的初夏,南书房内胡一天正与范天石、萧何、卫宏峻、墨班等议事。

“陛下,新版已经根据陛下的意思修撰完成,不知昨日送交陛下审阅后是否可行?”教育部司卿开明的原儒学大师郑重询问胡一天。

胡一天看了看手中厚厚的用高等新纸印制的,点了点头道:“联昨日连夜详细阅读后,发现这六部七十二篇四百余论基本可行,去除了原儒学和道学的诸多糟粕,可当国民思想之典范。不过仍有些小缺点需要修改,联已经用朱笔在上面做了批覆,卿只要照此修订后便可让出版司定槁,准备向全国发行。”

“是,陛下。”这一年来,这编撰组七次将定槁交由胡一天审阅,却七次被胡一天驳回重修,而且每次都列出一大堆改正意见,不少意见简直颇有惊世骇俗之嫌,但胳膊拧不过大腿,郑重等人只好硬着头皮屡屡重修,好在这第八次终于勉强过关了,也让头发掉了不少的郑重暗暗松了口气。

墨班接着道:“陛下,前日陛下正式批复了高、低等新纸和活字印刷机的合格诏命后,臣等已经命令咸阳新成立的工造全力生产活字印刷机,同时新的造纸坊也开始正式运作,大概一个月后便可以提供第一批活字印刷机和新纸供教育部出版司麾下的印书坊印书之用。”

胡一天喜道:“太好了,我大飞凤的百姓终于可以用上便宜的纸书了。墨卿,要加快生产啊,联和朝庭都在等着用轻便的新纸代替这笨重的竹简呢。这两年来。国家屡屡革新。所以繁琐之事极多,各郡、各司每日送上来待批覆的奏简都有上百斤,可把联累苦了。”胡一天拍了拍身前那一大堆竹简,大有如释重负之感。

墨班笑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早让陛下脱离苦海。”众人大笑。

胡一天又道:“对了,墨卿,活字印刷机联打算放在两个地方生产。除了正都咸阳要建立一个单独的生产工造外,东都帝京也必须建立一个生产工造,这些工造和其它大飞凤兵造一样都归科技部和太尉府联合管理。

而且联也考虑了,出版司管理的印书坊除了国立的以外,也要允许私人建立,这样互有竞争,才有可能将书册的成本控制下来。联认为这印书地事情是千秋万代、利及子别的大好事情,国家可不能采取垄断措施、从中谋利,否则要遭天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