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记忆之门 >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深谋远虑(十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深谋远虑(十六)

这次在欧洲发生的事情,其实就是后来一系列事件的缩影,从深层次上来说,就是供需关系的不均等,永远是产生利润的根源,产业前进的动力。随着华夏电子产业的兴起,习惯了性价比高人一等的欧美国家开始习惯于华夏的商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投资开始进入这片土地,反过来又刺激整个产业的进步。

每次都是新品上市之前的估计保守了一些,等到市场的需求真正被发掘出来之后,产能跟不上了,接着就会开始一系列的开工上马各种项目……赵铭深知这是一个真正的新的时代带来。当然赵铭也不是没有考虑过金萱的需求,毕竟后续事情的发展,还要看孙笑川那边和欧洲的运营商们合作下来究竟能够如何。

但是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欧洲大陆的T-Mobile,Orange等运营商的跟进,华音产能不足的无奈,巨大的蛋糕和自己的新品如何取舍,其实都是高晴需要考虑的事情,但是赵铭又不能不从整个国家产业布局去考虑,虽然他只是一个民间人士。

开发西部地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一个目标就是中亚地区,一带一路……这些都是后续发展中重要的步骤,赵铭所能做的,就是利用记忆空间的帮助,提前布局谋划。当然这次和记黄埔的事件给赵铭提了个醒,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建议高晴去做了,哪怕中电,大唐电信,力群这样的企业只能消化部分产能,但是赵铭相信,只要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面,各种资本就会进入,在哪里投入,哪里进行产业的建立,改造,升级,这些都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去调节,国家有这个能力,赵铭也不会越俎代庖。

这次前往北欧,赵铭还是给金萱提了个醒,让她从罗斯和欧洲的股市中退了出来,虽然每年都可以在股市上面通过赵铭的“指导”获取一定的利益,但是世界经济颓势已经一年多了。除了在国内还能好一些,在国外,到处都是愁云惨淡。股市不是经济的风向标,但是经济的颓势会加剧股市的动荡,能够独善其身的很少,或者说,仅仅只有一些个幕后推手们能够获利,在金融危机的局面下,除了在股市上割羊毛,那些资本和财团,还能从哪里获利呢?

就是赵铭,也没有把握说她给金萱推荐的股票一定能够涨。这也是他宁可花巨资去玩足球,也不玩股市的原因之一。

赵铭提醒的早,金萱动作也足够快,赵铭在圣彼得堡的几天,空余的时间都和金萱在一起,一是小两口确实很久没有见面了,二是新婚之后,这还是两人有时间酝酿感情的时候。所以赵铭和金萱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谈论经济形势。

赵铭一提醒,金萱就开始关心起自己投资的公司中参与到股市的部分,三番两次的操作之下,金萱顺利的从股市脱身,事后也证明了赵铭的预感是对的。从来都是资本游戏的地方,一些民间资本或者说散户们想要获利,简直就是在抢人家的饭碗,哪里能讨好?显然,和拥有掀棋盘能力的人下棋,你还没那个底气;和电信工作人员玩蹭网,不怕人家直接给你拔了网线?

当时赵铭还说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如今看来简直是明见万里。罗曼诺夫家族中并不是没有反对金萱的势力的存在,但是这次股市的退出,随后股市毫无来由的暴跌,加上一些上市公司的“神”操作,让很多在股市上自诩为精英的家族成员大跌眼镜,他们一贯的认知在被颠覆之后,剩下的只有迷茫和服从。这倒是为金萱加大力度控制家族起了一个积极的作用,这倒是赵铭所想象不到的。

金萱清晰的记得赵铭关于股市的问题做过精辟的结论。

赵铭说:股市是什么?股市就是赌博,手续少来钱速度快,巨大的波动率带来的一夜暴富神话,让绝大多数股民趋之若鹜。因为操作上的便利性,使得大部分股市中的股民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陷阱和陷入了泥潭,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庄家割了羊毛。为什么我们国家在很晚才成立股市?那自然是权衡利弊的结果,股市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我们华音和中原文化传媒不上市,不进入股市?很简单,我不想被割羊毛,也不想去割别人的羊毛。

金萱当时听到了这个论调感觉非常的新鲜,随之而来的就是震撼,毕竟她接受的教育和赵铭完全不同,成年之后也是大多数时间在西方国家度过。随即她很快就醒悟了过来,接受了这么一个观点,但是她很好奇赵铭为什么对于股市唯恐避之不及,而对楼市却非常的热衷。

对此赵铭的说法是这样的:而楼市和股市就有很大的不同了,楼市涉及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中国家之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另外,楼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步规范,成熟的楼市的表现就是手续多速度慢,不管是赚钱还是赔钱,都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没有股市那种巨大的波动率,更不会让投资者陷入各种陷进和泥潭。

金萱服了,她其实对于赵铭的成功有着清晰的认识,也对金家当年的崛起和作为有过清晰的判断,更不用说这两年在母亲的作用下逐渐改变了很多看法,更是在母亲离开之前答应了母亲的要求,和赵铭最终结了婚。

她不是很清楚赵铭的能力究竟有多强大,她只知道,要是遇到了问题,那就一定要找到赵铭,赵铭也承诺任何问题他都可以想办法帮她解决。

金萱记得赵铭另一段关于股市的说辞,她心中隐隐有一种恐惧,所以她完全按照赵铭的要求去做了。

赵铭也评价了股市积极正面的作用,并且认为是国家层面需要考虑的事情,我们就别那么多心了。赵铭论断:当前的形势乃至今后数十年内,资本主义和开放经济逐步没落,没有更好的办法,人类经济和技术进入衰退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模式因为有延续性,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一直以来坚持的东西是西方所没有的,所以我们会变好,这就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对比,甚至引起西方的妒忌,乃至攻击,最后只能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情况就会出现,那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会越来越多,甚至发展到国家层面上,这些都不是赵铭的危言耸听,她清晰的记得赵铭当时严肃的表情。

这是他们这一代人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可能一代人两代人都解决不了,那么接下来,他们的子孙后代就要继承他们的遗产,把这种事业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