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我和男神的北漂之路 > 第一百四十一章 伤别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晓鸥不知道再编造怎样的谎言向自己的父母解释,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都在撒谎骗他们。

可是现在,她突然不想再编造谎言欺骗自己的父母了。

“爸,妈,对不起,我骗了你们,其实,其实我和卓亦凡早就已经离婚了……。”

“离婚?晓欧你在胡说什么?”

“妈,我没有胡说,我们真的离婚了,现在的我和他在法律上已经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那,那这个孩子,他,他怎么办?……。”

“妈,这孩子是我一个人的,我无论吃多少苦,都会把他好好养大!”

“晓欧,你告诉妈,是不是卓亦凡他在外面花心,对不起你,我,我现在就找他算账去。”

“妈,不是你想的那样,亦凡,他已经失踪了,谁也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傻闺女,这些事,你怎么现在才告诉妈?”陈妈妈抚摸着陈晓欧的头说。

“妈,我是不想让你和爸再为我操心。”

“傻闺女,我和你爸就你这一个宝贝,我们不为你操心,又为谁操心?”

陈妈妈决定和陈爸爸留下来照顾自己的宝贝女儿和外孙。

陈晓欧晚上睡不着,她从床上爬起来,给卓亦凡的手机微信发送了一张照片,照片是她和孩子两个人的合影,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煞是可爱。

只是陈晓欧并不知道,卓亦凡所在的地方是没有网络覆盖的,因此他的智能手机在这山沟沟里只能当做手表用,等他看到这张陈晓欧发给他的照片时,已经是几年之后了。

三年之后,陈晓欧的身边多了一个粉嘟嘟的精雕玉琢的小人儿——遥遥,遥遥人儿最粘着的人就是妈妈,每天陈晓欧去餐厅之前,总要把他交给外婆,但是他每次都睁着一双委屈的大眼睛依依不舍拽着妈妈的衣袖,可怜巴巴的望着妈妈,看的陈晓欧都心软了,她只好蹲下身子抱起他哄他说:“遥遥乖,在家跟外婆玩,妈妈要去工作,要出去挣钱……。”

“不,妈妈不去!”遥遥说着蹬蹬的跑回自己的房间气喘吁吁的把储蓄罐抱了过来一把塞到陈晓欧的手里:“妈妈不去,遥遥有钱……。”陈晓欧哭笑不得,她只好换了一副严肃的面孔对儿子说:“遥遥,这些是外公外婆给你的压岁钱等你长大了才能打开,妈妈必须要去工作,等下班回来再和遥遥玩。”

卓亦凡种植的柑橘树,今年是第一年挂果,所以他一开春就和工人在一起,忙着松土,施肥,剪枝。并且按照技术员的指导,每隔2周施加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溶液,并及时浇入水分,配合植株的叶面施肥。

橘子的成熟季节是在十月份,因为管理的好,六月份就开始挂果了,而且看枝条上的果实稠密,长势喜人。山里人都说,这卓先生的橘树管理的不赖,按照现在的长势,肯定要大赚一笔。

但是进入七月以后,一场特大暴雨突然而至,布拖县和周边地区遭遇了六十多年最强暴雨和洪涝灾害,造成多地房屋倒塌,农田被淹,气象局连日以来已经发布了多次暴雨黄色预警。桃源村附近已经发生了两起泥石流灾害,为避免人员伤亡,县里派消防官兵配合桃源村的村民进行转移。

卓亦凡是最后一批从桃源村撤走的,一开始,他无论如何都不肯离开,他看着那一棵棵已经挂果的橘子树,感到特别痛心,最后是两个消防官兵硬是把他从桃源村抬走的。

半个月之后待洪水退去,他的橘园里已经是满目疮痍,水面上飘散着干瘪的果子,原本生机勃勃的果树也变得奄奄一息。

卓亦凡在果园里呆呆的站了半晌,随后才和工人们一起收拾残局,此时的他才明白,种果树并不比管理一个庞大的公司更容易。

这一年的收成当然是凄惨的,成熟的果子不仅稀少而且长得样子也很难看,根本就卖不出去,索性给村民们每家分了一些,卓亦凡拿出最后一点积蓄给工人们发了工资,剩下的一些又还了租地的钱。

村民们都劝他说:“卓先生,把地转出去吧,不要再折腾了,这个地方种不出金窝窝。”村子里的路此时已经修通了,更多的村民都离开了这里,桃源村小学也有原来的三十几个孩子只剩下了十几个。

更让卓亦凡难过的是,和他住在一起的刘老师支教期已满马上就要回城了。孩子们舍不得刘老师走,刘老师也舍不得这群孩子,但是他终究要回到城里结婚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刘老师走的那天,卓亦凡带着孩子们一直送了他很远,他就要上车时,和卓亦凡拥抱动情的说:“卓大哥,你是个好人,这帮孩子就交给你了。”

刘老师走后,卓亦凡有时忙不过来就带着孩子们去果园里上课,他准备了一个小黑板,十几个孩子围绕在他的身边像小鸟一样,他们盘腿坐在硬梆梆的土地上听的格外仔细格外认真。

果园里需要捉虫的时候,孩子们都跑来帮忙,他们每每捉到一条虫子就夸张的大声喊叫,他们还比赛,看看谁捉到的虫子最多,谁就当一个月的班长。

卓亦凡总是站在一边出神的看着孩子们打闹,除非他们打起来了,他才呵斥几声。作为他们的老师,他从来没有对着这些孩子大声吼叫过,但是孩子们都很听他的话,哪怕是最调皮的孩子在卓老师面前也是服服帖帖的。

村民们对卓亦凡从来也是恭恭敬敬,谁家一旦做了好吃的饭菜,总是记得让自己的孩子给卓先生送一碗。

卓亦凡也不推辞,他知道这里的乡亲们是真的拿他当亲人。住的时间长了,对这个贫瘠的地方反而生出了浓浓的情意。

这一天,卓亦凡正带着孩子们在果园里上课,突然村长领着一位年轻的女孩走了过来,村长介绍说:“卓先生,这女娃娃是新来的支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