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汉灵帝新传 > 第52章 内院成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最受朝廷官员瞩目应该就是内院了,现在的内院只有十六个人,不久之后也许会加到二十二个人。

他们也许权利不大,但是他们负责给皇帝提供建议,甚至在刘宏的默认下,他们目前还有了部分的决断权。

甚至有些事情,也渐渐的交给了内院,尤其是即将世家子弟进入内院之后,内院一定会权利越来越大。

可现在内院目前仍然是比较偏向于平民,这里的每这个人拿出来,都是政治上无与伦比的天才,一百的政治人才竟然有好几个,其他的也得基本都在95之上。

刘宏对这个配置,感觉很满意,只是因为现在朝堂上的位置已经分的差不多了,他也没有办法再一次安插,所以只能让他们继续在内院里面待着,熬熬资历,等有机会就上去了。

刘宏看着目前这十七个人,静静地想着这里每一个人的性格,功绩。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个放牛娃出身,最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明王朝,大明得国最正。

朱元璋性格暴躁,但是富有心机,做事狠辣,建国之后,大面积屠杀功臣。尤其是马皇后死了之后,根本就无人可以治住他。

洪武四大案,在朝堂上值班的人基本可没有几个人了,也许可以共患难,绝不可以共富贵。刘宏心里想着。

和朱元璋很相似的一个人是石勒,两个人都是从比较困难的时候起义,一个是放牛娃,另一个是奴隶,这两个人出身是差不多的。

回顾石勒的人生,从一无所有到召集十几个伙伴,再到拉出一支几百人的小队伍,直到最后一路演变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十几万大军,成为同一时期北方几乎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奋斗的路上确实是洒尽了血与泪。

只是石勒的成就确实没有朱元璋大的,朱元璋统一国家,而石勒只是一个军阀,可当时石勒面对的人物也确实不是朱元璋可以相比呢。二人优劣得所确实是无法判断。

想到了这两个人之后,刘宏又想到了郭威,柴荣,赵匡胤三代,

说他们是三代,是因为他们有相互联系的三个关系,郭威是柴荣的姑父,赵匡胤是柴荣的前锋。

有人曾经评价柴荣是五代第一名君,这一点不是瞎说的,柴荣有一个着名的三个十年计划,愿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但是天不遂人愿,老天只给了他六年时间,可就这六年他的成就,也绝对可以比得上历史上优秀的帝王之一了。

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没有之一,也许这样说有点夸张,但是柴荣不论是个人道德还是治国治官治军之才,比起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毫不逊色。

唯一的缺憾是英年早逝,才当了五年皇帝!如果他再多活几年,不仅有可能更早地实现国家统一,而且极有可能收回幽云十六州,中国历史也就没有宋朝什么事了。

顺便说一句:宋朝至今被我们称颂的各类制度和衍生出的古典文明新高度,多半都是从他这里衍生而出!

郭威可能相比就少了很多风采,他是后周的开国君王,后周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它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后周的建立使乱世中国重归统一的步伐加快,而这一切皆依赖于郭威之功。但是他的遗憾也是活的太短。

至于赵匡胤,开国君主,是一个很难得和部下共享富贵的一个人,也虽然杯酒释兵权,可是相比于明朝,汉朝,也算的上是宅心仁厚。

萧道成,也许名声不大,甚至如果专门的人研究这个历史的话,很多人也许连他是谁都不知道,南齐开国帝王。

他们是萧何后人,文武双全,传说萧道成小时候旧宅的门前,有一棵很大的桑树,树的形状像皇帝出巡时的华盖。

萧道成喜欢在树底下与小伙伴们玩耍,他的堂兄萧敬宗跟他开玩笑说:“这棵树就是为你长的。”意为你以后是要当皇帝的,这话虽然有些牵强,但后来却成了事实。

杨坚,李渊,这两个是亲戚关系,两个人都是依靠关陇集团起家,隋唐几乎一脉相承,这本来就没有可说的。

但是两个人都没有自己儿子名气大,杨广,李世民,两个人基本就是两个典型。

因为李世民是千古一帝,杨广祸国之君,但是杨广却也不是一无是处。这也许话题偏了,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高欢,评价是比较高的一个人,列如:高欢为人深沉,富于机谋,极具军政天赋。善用人,不问地位高低,唯才是举。治军严明,将士乐为效死。从他替尔朱荣出谋划策,到后来击破掌权的尔朱家族都显示了这一点。

另外,高欢临终前嘱咐儿子高澄,指出侯景必然造反,但只要用慕容绍宗为帅就可讨平。结果不出高欢所料。高澄、高洋日后的班底,基本不出他的建制,为北齐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就是整个历史上对他的评价。

想完了这几个人,刘宏心里有些看向了最近出来的几个春秋战国里面的人。

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也许是历史上前十的君王之一,他们的带领下国家走上了巅峰,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国。

死了之后,直接国家开始衰落,三个人的共同点都是重用人才。人才永远是最大的财富。

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过去的,战国时期,魏国人才之多有目共睹。可是结果呢,留不住人,全部跑往秦国,秦国统一六国,魏国人是出了大力的。

秦昭襄王,赵武灵王,燕昭王三个人就来到了战国时期,这一个时期,三个人通过各自的方式让国家强盛起来。可惜的是秦国六代没有昏庸的君王。

秦昭襄王是战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君,承上启下。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刘宏好像突然知道了一些道理,也许他们前世是绝世的帝王,可这一世他们只是在他手下面担任职务。自己如果运用的好的话,他们也可以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