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汉灵帝新传 > 第172章 主考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大汉所有的州郡,这种现象也开始频繁的发生。朝廷第一次招贤令都很重视,甚至安全司还在监视每个郡的情况。每个郡守都不敢糊弄。所以这个事情进展的很快。

根据这一次总览的人数,人数超过了三千人,他们都是认为自己绝对有实力进入朝廷的。

其中三千人里面,寒门有一千。世家两千,这也是正常的现象,那些世家资源比较好,现在世家的平均水平要比寒门子弟要高。

当地方为了招贤令忙活的时候,与此同时的洛阳也没有闲着。朝廷开始选拔这次的主考官。因为朝廷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必须要经过选拔。

当然这个主考官的品级也不能低,毕竟作为朝廷颁布的招贤令,这种等级的大试必须要用内阁大臣或者九部尚书这种品阶。

“对于这次招贤令进京的文人,你们对于这一次主考官都有什么看法”刘宏看着下面的这些大臣问道。

朝廷现在表面上看有很多官员,但实际上有资格主持评选文人的人其实也没有多少。基本上也就是内阁大臣或者是九部尚书,这种官职的人才有可能主持。

九部尚书其实也有等级的划分像商部,农部。医部这些部门基本就是边缘化部门,他们的尚书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工部,刑部,兵部又因为和文化也不沾边,所以也不行,这个时候就是有礼部,吏部,户部,礼部又是一个没有实权的部门,所以最后只有吏部,户部,或者说实在袁逢和陈蕃。

这次大试分为初试和复试,而袁逢和陈蕃他们挣得是复试,至于初试,其实大家都有一个默契,那就是王诩。

天子帝师,大儒,名满天下,王诩当然有这个实力成为初试负责人了,复试也许底气不足,可是初试,除了王诩也会再也不会有这样合适的人。

“陛下,臣以为袁逢袁大人可以。”李膺支持袁逢。毕竟一个派系,而李膺想的也很明白,他是绝对不可能选上的,所以还不如推荐一个自己派系的人。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话,就是如此,袁逢作为世家首领,他有这个底气和实力。

主考官这个位置很有重要,作为主考官来参与的学子都是你的门生,以后见面都要称呼你为老师,这对于扩大自己派系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机会。

当然好处大,可是压力也很大。这次大试一但出问题,需要找一个替罪羊,而第一个开刀的也往往是这个主考官。

“臣以为陈蕃陈大人可以。”王诩支持了陈蕃,这次全大汉的优秀士子都会来到洛阳来得到选拔。

可是也有很多都是世家子弟,如果让袁逢担任,恐怕是最后远出来的人也是士子学子居多,这对于刘宏一开始设置的选拔寒门的初衷明显不符。

“臣以为陈大人更适合。”袁逢支持了陈蕃,看最近朝廷的行动,恐怕陈蕃退下去的事情开始提上日程了。

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必要即将退下去的老人争夺一个名额,这样子就显得自己太过于小气,放弃的话,还能显示出自己大气。

“既然如此,文人选拔初试交给王诩,杨赐辅助,复试由陈蕃陈大人主持吧,袁逢袁大人辅助。”刘宏看袁逢退了一步,最后说道。

当然他也没有彻底剥夺袁逢,他也让袁逢作为辅助,这也是世家商量出来的,以退为进,放弃招贤令,开始主要夺取百家学院。

只要能够控制住百家学院,他们放弃招贤令的利益也不是不可接受。毕竟也许第一届学子从出院出来后,他们就会充斥着整个大汉的方方面面。

谁控制学院,谁就控制了日后的主动权,只是他们没有想过,这个书院可不是刘宏随随便便能够交出来的。

他们明白书院的重要性,但是刘宏也明白。他是不允许任何人接手这个书院的,作为一国之君,为什么亲自担任祭酒呢?

“最近,学院招生也开始了,大家都在这里,这样吧,书院的考试谁去?”刘宏问道,这个书院考试出题人是刘宏。批卷人是学院老师,这次书院考试朝廷派人,就是为了监考,别的什么也不是。

所以这次挣得就不是很厉害了。这种事情费力不讨好,大家都不愿意去,这次就发生了大家都在谦让。

“杨坚,李渊,刘彻你们三个人作为监考,记住有人作弊的话,直接赶出去。”刘宏无奈之下,只能自己点了。

只是现在刘宏身边不能说无人可用,但是像杨坚这个等级,基本没有,在刘宏派系里面,三个人都很尴尬。

杨坚,李渊现在在世家里面越来越重视,可是现在也作为刘宏的核心力量,刘宏对他们也很重视,可是刘宏代表的是他自己派系,世家的根本利益和刘宏是冲突的,所以他们一直在夹缝里面,左右为难。

刘彻作为当初和刘宏争皇位的人,本来一开始所有认为,刘宏当上皇帝之后,第一个下手的是刘修,刘彻两个人,毕竟他们可是当初皇位的热门人员啊。

不过刘宏没有对他们下手,反而很重视他们,刘修进入新军,现在受到重用,刘彻进入内院,现在的他,绝对是妥妥的刘宏心腹。

只是这一次招生考试用他们三个,就可以看出来,刘宏不信任世家了。虽然用杨坚,李渊,但是这两个人是刘宏和世家的交叉点。

他们是世家的人,可是又是刘宏派系,这两个人就是取了一个中间,让刘宏接受,世家接受,至于用刘彻,就是为了给刘彻一个攒资历的好机会。也是给了皇族一个面子。代表刘宏和皇族关系缓和。

前不久,刘宏调刘表,刘虞两个人进入朝廷,开始培养两个人这是刘宏和整个皇族合作的标志。

这两个人也是有才能,原来的历史中,一个是荆州州牧,一个是幽州州牧,成为东汉末年手握重权的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