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偏离人生 > 第192章 爱惨了那女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无需订阅本章节

学会舍得,拥有快乐的法门

孤独是一一个欲罢不能的酒鬼

孤独是这样一种状态,有人沉溺于其中,有人享受着它的无边,无论以哪-种方式对待它,天长日久,都会让人欲罢不能。就像那些在深夜里买醉的孤独酒鬼,他们远离了轻松,丢弃了信仰,徒留孤独把自己带走,在无边的孤独里暗自埋怨心与心的隔阂。那么,究竟是夜空太黑暗,还是我们的灵魂被套上了铁锁?年

孤独的人那么多,却不见碰撞交错的灵魂。为什么,他们总是在平行的线上各走各的?为什么他们不对旁边的那颗心投以浅浅的一笑?艺术家喜欢在孤独中沉浸,他们说只有孤独才能让灵感得以激发;而忧伤者却希望早日摆脱孤独,他们说自己其实喜欢与热闹的人群共舞。那么请问孤独:你究竟是一个沉思的学者还是一一个欲罢不能的酒鬼?

孤独感时不时就会跳进我们的心里,踩在我们的胸膛之上,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伸手想要将它扒下,却左右摸不着踪影。孤独的时候喜欢在深夜里买醉,好像灵魂能够在酒精刺激下暂时得到自由而不受孤独的侵扰。可是在第二天清晨醒来剧烈的头痛之中你才发现,原来心中的清爽只是昨夜的谎言,酒醒后,你还是被世人遗忘在这凌乱的角落。顿时,悲戚感又涌上心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有孤独,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虎落平阳。处于生命与事业顶峰的人们,他们的内心中有着孤独的影子,因为成功不能与更多的人分享,因为更多的人送来的礼物不是赞扬,而是嫉妒。巴尔扎克说:“普通人都难以忍受孤独,处在逆境的人由于不信任任何人,对这种孤立更加敏感。”是的,失意的人更容易陷入孤独,他们的心事无人诉说,他们的声音无人倾听,他们有着这样的想法:也许孤独才是我们唯一-的朋友。

以狮子虽然贵为森林之王,但是它渴望着普通动物之间那种亲密的感觉,希望能在自己犯错的时候得到朋友的忠告与建议。它问狐狸:“你是我的朋友吗?”狐狸眼珠子一转,讨好地说道:“当然了,您永远是我最要好的朋友。”狮子又问:“那为什么我每次错了的时候都没有得到你的忠告呢?”狐狸想了想回答说:“您是我的上级,我很崇拜您,看不到您的错误啊。”后来狮子又去问狼同样的问题,狼的回答也与狐狸相似。最后,狮子遇到了猴子,它问了一样的问题,猴子很坦率地说:“大王,您确实有很多缺点,有时候错误犯得甚至很低级....然而,还没有等猴子讲完,狮子便一口把它吞进了肚子。

与普通人的孤独不同,还有一种孤独叫作“高处不胜寒”,这些感受到孤独的人通常是领导,是上级。他们时常会感到孤独,因为他们与狮子一样,想要听取属下的忠言,却又听不得忠言的逆耳。其实,要想驱走心中的这份孤独只需要将架子放下,俯身到平民的高度,就可以将孤独驱走,将心与心拉近。可原本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把它变得复杂呢?

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个人走路、一个人逛街、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听音乐-.也.许孤独真的是一个酒鬼,它欲罢不能,环境越凄迷,它就越泛滥。有孤独的人想要将其根治,却束手无策。正如周国平所说:“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是啊,我们还有爱,还有友情和亲情,它们与孤独为敌,为我们扫除忧伤,驱走阴暗。有时候,明明可以是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一起做事,一起欢乐,可是为什么就一定要让孤独得逞,而让它欲罢不能呢?

焦虑有一个别称叫“无中生有”

每个人都有一颗不安的心,这颗心伴随着人们走过那些不安的岁月,可人们会发现有一部分人却把这种不安的感觉放大了,以至于陷人到自己编织的故事当中。这个故事充满了陷阱和伤害,他们明显地感觉到了恐惧,这种恐惧会表现在外在的身体上,寒冷、心悸、呼吸困难甚至窒.....

焦虑是无孔不人的,他们时刻伴随在你身边。当你面临一场考试、当你要见心仪的姑娘,这些简单的心理状态会立刻出现,让你感觉到惴惴不安,也是在强迫自己做出某种调整和改变。其实,正常的焦虑会使你能更好地完成自己所焦虑的事情,因为焦虑的过程其实是反复的思量和不断的进化。

湖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从你出生的第一天就具备的一种情感,因为婴儿从母体温暖舒适的环境里一下子到另外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是婴儿或者说是人类体验到的最大的焦虑。所以我们人类出现焦虑情感的基础是出生时离开母体的瞬间所感觉到的分离感,这也是我们无法拒绝的伴随一生的情绪。

毕业之后,从象牙塔里出来的男生和女生都迫不及待地踏入了陌生的职场,去为自己的生存而拼搏,他们往往接受较高难度的工作和沉重的心理压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婚姻。结了婚,也就没有之前的骄傲和自由,等待他们的是照顾家庭和教育子女,他们一一个个被锻炼成了强大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而引信就是莫名的烦躁、焦虑、紧张。心理专家研究,大部分女性在婚后都有焦虑症,她们患得患失,尤其是在家庭、子女教育及工作这3个方面最容易产生焦虑心理。而目前我国大约有6000万患者,这些人群其中有将近一半是广泛性焦虑,也就是无中生有的焦虑、提心吊胆、惴惴不安。

还有一种焦虑是人们有时候的行为及后果超出了自己原有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当个体因为做错事而感觉到羞愧、自惭或者自卑感,这种道德的自我惩罚就会产生焦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焦虑。道德焦虑是自我超脱的一种放纵和解脱。产生这种情感的人大多是具有很强自我的人,他们有自己较为“超我”的价值尺度,他们会自动地产生应对环境变化的控制力以及自我有益的释放。焦虑对这样的人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在这里焦虑成了某种行为方式的信号,也是一种自我排遣的需求。

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分析,自我应用防御机制来保护个体不受焦虑的侵袭,而一旦启动防御机制就意味着自我应对能力的减弱。他其实告诉了我们,只要我们不进行负面的自我暗示,就很难产生焦虑的情绪。焦虑的消长取决于人们自己的抉择,它有一个别称叫作“无中生有”

来自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