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逆流1977 > 第91章 侠客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个小时后,郭永坤终于知道为什么《侠客林》混成这样了。

因为缺乏运营资金。

没有资金,自然无法签约好的作家和小说,而没有好的作家和小说助阵,老百姓肯定不会买账,谁也不是傻子。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顺着书上的地址找过来,知道这家曾经在河东辉煌一时的杂志社,办公地点在哪里么?

在一栋六层筒子楼里,原市矿业局的旧楼。

而且他们只占据其中一层。

是的,寄人篱下。

这就是他们的生存现状。

如同之前去的两个地方不一样,这里没几间独立办公室,九成的工作人员都挤在一个大厅里集体办公,显得杂乱而辛酸。

“同志,请问有什么事吗?”

过路一位姑娘甜美的笑容,收获了郭永坤的好感。

“我是来投稿的。”

“哦哦,这边请……”

姑娘诧异打量他两眼后,才热情将他带到一间办公室外。

门牌上标注着“主编办公室”,而这里好像也没见其他的编辑办公室,显然是光杆司令一枚。

姑娘抬手敲门,里面传来一个略显疲惫的声音,“进来。”

“周主编,这位同志过来投稿。”

“哦?”

从这个戴老学究圆框眼镜的中年人的表情中,郭永坤知道,投稿这类事在这边并非经常发生。

“来,同志,请进来座。”

小店热络,倒真不假。

这位周主编丝毫没有架子,甚至给郭永坤倒了杯茶。

俩人在办公室一侧的木沙发椅上临近而坐,周主编望着他手里的黑皮本子,显得有些急不可耐。

既然如此,郭永坤求之不得,来做什么就干什么,查什么户口?

随即就将本子递了过去。

“小同志贵姓啊?”周主编一边翻着本子,一边询问。

“免贵姓郭,郭永坤。”

“哦,鄙人周秉文,是《侠客林》的主编。”

这样就算认识过,然后这位看起来有些古板的周主编,就完全没有下文,捧着本子观阅起来。

“咦?这个青云门的开山祖师竟然寿命367岁……所以这是一本奇幻武侠?”

郭永坤瞬间眼前一亮,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连连点头,“是的,区别传统的草莽江湖,带有奇幻彩色,如果让我定位的话……可能叫仙侠更合适。”

“仙侠?”

周秉文先是一愣,继而带着血丝的双眼中,迸发出一股郭永坤无法体会的夺目光彩。

“所以你没有借用前人的经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背景?”

“对。”

“不错,不错,虽然文笔稚嫩,但勇气可嘉,当今侠义小说中,独缺这种创新思维!”

郭永坤呵呵一笑,遇到高人了。

因为创新二字,放在后世不算什么,但在这个年代,却是很少有人能够顿悟的。

文化断代严重,致使大多数人还在追忆过往,若非如此四大名着也不会一版再版,鲜有人懂得思考未来。

“你的写作手法很特殊啊,几乎没有太多的环境描写和心理赘述,情节的推动十分迅疾,平铺直述。”

过了半晌后,周秉文又说。

“是的。”

郭永坤笑着点头,“我崇尚的是简单粗暴的叙事方式,侧重以情节牵动读者的心弦,带给他们最直观的阅读体验。”

“简单,粗暴?”

周秉文诧异抬头看了他一眼,从事文艺工作这么久,还是头一回听人如此评价自己的作品。

换成其他作者,谁不是骄傲于自己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叙事方式?

但是……

他体验过才发现,这种简单粗暴非常有效,能极大调动人的阅读兴趣,使他一口气翻看了二十章,完全停不下来,周身血液也开始沸腾。

很好,很强势!

“小郭同志,有水你自己倒,我还要再看会儿。”

郭永坤就怕他不看,做了个请的手势,你随意的意思。

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随着本子越翻越薄,周秉文的眼神也越来越亮。

他是迄今为止,这只本子到手后,翻看再多的人。

“筑基、金丹、元婴……”

倏然,周秉文猛地抬起头,诧异道:“你……开创了一个武侠体系?”

是的,这个修炼体系《诛仙》中并没有,是郭永坤后加的。

它是修真流小说最经典的体系,源自《飘邈之旅》,后又被人改进,是个书迷都知道,他感觉比《诛仙》原有的体系更吸引人。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随手改动一下?

毕竟怼着一个人抄,也挺不好意思的。

“确实是个体系,但确切来说,已经超脱了武侠的范畴,或许称之为修炼体系更合适一些。”

“修炼体系?嗯,不错不错,这个体系能极大调动读者的期待感!后面还有吗?”

因为本子快翻完了,周秉文迫切想看到下一个境界出现,可惜似乎并没有。

“当然。”

郭永坤点头道:“这个体系一共有七大境界,分别为:筑基、金丹、元婴、化神、合体、渡劫、大乘。”

“啧啧……每个境界都有详细解释吗,就好像你对筑基期引气入体此类的具体描述?”

“有。”

“妙啊!”

周秉文都忍不住想鼓掌了,赞叹道:“你这位小同志天资奇佳,也不知是怎么想到的,你对这些境界的描述我仔细琢磨之后,发现好像并非空穴来风啊,与道家的某些教义和典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郭永坤尬笑两声,挠了挠脑壳。

也没办法不尬,他懂个屁的道教文化呀。

只能说后世那些写修真小说的家伙都是人才。

也真是难为他们了,写本小说还要去参考道教文化,亦假亦真……

大写的佩服。

“对了,小郭同志你是……”

卧槽,你也要调查户口了么?

莫不是以为哥们儿道士下山?

“那个……周主编,咱们还是谈书吧,你们《侠客林》能看中吗?”郭永坤赶紧将话题拉回正轨。

周秉文呵呵一笑,心说没看中我能这么兴奋?

而且他不光看中了,有些话不太好讲,他觉得这本书必火!

不光如此,甚至极有可能改变他们《侠客林》的现状!

道理有三。

其一是文笔。

看似粗鄙直白的描述,却恰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喜好。

他做过很多调查,发现普通老百姓其实对华丽的辞藻,以及优美的描述,根本不屑一顾。

往往阅读时遇到大段的景色描写,甚至会直接跳过,完全无视了作家想破脑洞才构造出的旖旎景致。

原因很简单,普通老百姓思维有限,无法与作家媲美,想象不出那种瑰丽的景象。

所以自然没有兴趣,想多了还脑壳疼。

其二是节奏。

这本书的节奏十分鲜明,正如对方所言,简单粗暴,几乎没有什么过度剧情,一切都围绕主线展开,一个字干就完了,干得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使人精神异常愉悦,而这,正好暗合普罗百姓对侠义小说的本质追求。

其三就是创新。

它不仅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好吧,仙侠世界,更是前无古人地开创出一套完整的……好吧,修炼体系。

你猜怎么着?

在某个瞬间,他甚至以为那些境界是真的!

眼前的小伙子将它们阐释得如此到位,细品之下,有理有据,与道教文化所倡导的某些修行之法一脉相承。

仿佛照着上面去修炼,就真能成为绝世强者一样!

这种完整修炼体系所营造的期待感和代入感,是他凭生仅见的。

所以,这本书岂有不火的道理?!

但这些话,他肯定不能讲出来,因为……单位没什么钱。

“感觉还行,可以用,虽然简单直白了些,但有部分读者还就好这口。”

郭永坤又不是傻子,甚至可以说就对方这种老学究,想跟他玩心眼子,让他红尘历练个十年,看看可还行?

早就将对方的神态变化尽收眼底,哪里不知道其实已经喜欢得不得了?

之所以还要问一句,只是程序到了而已。

而对方的这种回答,也在意料之中,这场谈判已然到了谈价议价的环节。

“我不要钱。”

“啊?”

猛地一听这话,周秉文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你没听错,这十万字,我一分钱不要。”

是的,十万字,家里还有个本子,没拿过来。

周秉文表情激动,心想居然还有这种好事,忙问,“那这本书你打算写多少字?”

“大约一百五十万。”

“哟,那可是大长篇了!”

“所以咱们要真合作了,将是长期性的,我不在乎这十万字的收入,但我有几个条件。”

“你说。”周秉文收敛起笑容,端坐好,已经明白大概是白高兴一场。

就说天底下不能有这么傻的人,这么傻的人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脑洞。

“第一,你们连载这本书,每期不能少于两万字。”

“这……”周秉文苦笑道:“小郭同志,你知道两万字要多少页吗?”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只知道我的写作速度很快,所以你们的传播速度也得跟上。

“况且……我说句不好听的,你们现在连载的那些内容,譬如外文故事鉴赏什么的,基本可以去掉了,都是一些各大杂志轮番轰炸的东西,谁乐意看?”

周秉文尬笑一声,道:“还有吗?”

“第二,我只出让给你们连载权,但出版权还是我自己的。”

这一点,郭永坤必须争取。

真要赚钱的话还得看出版,至于连载稿费,说真话,他要不要都无所谓,这年头都是国营单位,也不可能跟你搞什么分成协议。

他想的是尽快把书连载完,或是连载到一定程度后,引起出版社的注意……到时才算真正来钱了。

“可我们这边的资源肯定比你个人多呀,联系出版的概率高不说,也方便……”

周秉文又岂能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头,自然不想轻易失去。

“这方面没问题,你们如果能联系到出版,我会全权交由你们处理,并给予一定佣金,但版权必须归我。”

周秉文苦笑,有意再挣扎,可不待开口,对方已经放了茶杯——显然,不同意就没得谈了。

“完了吧?”

“还有。”郭永坤定眼望向他,问,“业内最高的稿费标准是多少?”

他也不怕对方忽悠,此事去找郝叔一问便知。

“千字5块。”

“好,十万字后,如果你们还想继续合作,我要这个标准。”

“这……我说小郭同志,没有这样办事的呀,你一个新人……”

“新人怎么了,我已经免费送给你们十万字,而且我也说过,如果你们还想合作的话……反之,到时如果你们不想合作,自然不需要付稿费。”

任周秉文再好的口才,面对这样的要求,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很显然,他之前的一些判断是错误的,眼前这个年轻人并非对自己的作品毫无把握,恰恰相反,信心爆棚……

与他一样。

“再没了吧?”周秉文一脸紧张道。

因为对方每开口一下,他们就会损失不小的利益。

“没了。暂时这样,我们先签十万字的合同,以及优先供稿协议,再把我刚才说的条件加进去,至于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说。”

周秉文暗叹口气,蓦然发觉这个年轻人不光在小说创作方面才华横溢,而且极具经营头脑,言语间毫无破绽,竟连优先供稿协议都替他想好了,省得他浪费口舌。

不得不承认的是,他……搞不过。

“那我让人把合同整体一下……对了,发书的时候你用真名,还是笔名?”

那还用问,必须搞个笔名啊,好不容易当回作家,岂能不过过瘾?

郭永坤想了想后,借来一支笔,在空白信纸上写下五个大字——青云门弃徒。

“就叫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