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逆流1977 > 第213章 抽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市体育馆。

看台中间的大操场上,临东的位置,正在搭建一座高台。

阿珠目视着站在台下东瞧瞧、细看看,指挥工人施工的那个年轻人,下意识地伸手挠头。

已经几天过去,她还是没搞懂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此事如果交给她来办,她肯定会四处奔走,去找那些零售单位寻求合作。正常人应该都会这样做。

毕竟那么多商品,想将它们卖出去,拥有固定客源的零售单位,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对方完全不像一个正常人。

这几天在领导的授意下,她一直跟对方待在一起。对方没去联系任何销售渠道,反而租下了体育馆,在这边搭起“戏台”,行为让人十分费解。

莫非想用唱戏或放电影的方式吸引客流?

这样或许能起到作用,但你的东西非但不好用,还比别人卖得贵,老百姓真的就会买账吗?

阿珠对此深表怀疑。

“想什么呢?”

身侧传来声音,阿珠扭头笑了笑,说“没什么”。

“这边差不多了,接下来你能帮忙联系一下几辆解放车,以及一家广告公司吗?”

“你想搞宣传?”

“没错。”

“宣传什么?”

“抽奖。”

“啥?”阿珠瞪眼问。抽奖这两个字的含义她自然清楚,只是她完全想不通,这跟他们的目的有什么关系。

抽什么,奖什么?

郭永坤笑了笑,问,“听说过傻瓜瓜子的有奖销售吗?”

阿珠眼前一亮,用力点头。

此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新年伊始,傻瓜瓜子抓住年底的销售旺季,搞了一场为其十八天的有奖销售,奖励上海牌小轿车一辆。

“所以你也想采用这种方式,在商品包装内塞入奖券,吸引大家购买商品,这样就算价格高一点,也有人愿意买单。”

“不是。”

“……那你说这个?”阿珠白眼一翻。而且客观讲,她觉得这个方法值得一试。

“为了让你好理解。我的办法比他们更高级,也更符合我们现在的情况。傻瓜瓜子有奖销售,奖励一台小轿车,其主要目的还不是赚一笔,而是为提高知名度,创造持续的利润价值,这与我们的情况截然不同。我们是一次性买卖。”

“那、到底怎么搞?”阿珠听得云里雾里。她感觉有奖销售的招数已经很新颖,且具备吸引力,对方居然说他的办法比这招还高级,老实讲,她有些不信。

“我们不卖商品,卖抽奖券。”

“啊?”这下阿珠彻底懵了,抽奖券是个什么东西,一张纸吗,明明有一大堆商品为什么不卖,要去卖一张纸?会有人舍得花钱吗?

“大致就是这个模式,你如果还没弄懂,那就到时候看吧。”

郭永坤知道自己再怎么解释,阿珠如果脑子没转过弯来,一时半会儿依然搞不懂。

这就是认知局限。

在80年代,假如需要销售一款产品,那么大家都会正儿八经地去销售它,无论它有多难卖,唯有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鲜有人懂得换一种思路考虑问题。

因为没有经验作为参照。

就好像抽奖,这个年代还没有诞生。不过,这种模式将在数年之后的90年代,风靡全国,郭永坤知道上辈子在幸福小区里,有一个人就因此一跃成为万元户,当时用解放车、佩大红花送回家,闹得满城风雨,羡煞旁人。

“好吧。”阿珠点点头,她倒想看看,这个比她还小几岁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大能耐。

隔天之后,一则消息迅速在整个城市内传播开来。几辆解放车游街宣传,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就连报纸上都登了,市民们想不知道都难。

而且这则消息自带传播效应。堪称火爆。

“听说了吗,下个星期在体育馆那边,有一个什么抽奖活动,花几毛钱就可以买一张抽奖券,运气好的话就能中奖。”

“奖啥呀?”

“据说有好多种奖,差的好像是肥皂、洗发精什么的。而前几等奖可就不得了啦。”

“哦?都有啥?”

“自行车、缝纫机、冰箱、彩电……好像还有别的。你猜猜特等奖是什么?”

“比彩电还贵?”

“必须的。”

“一脚踹?”

“一万元现金!”

“什么?!吹牛的吧?”

“反正人家广告是这样宣传的。”

“花几毛钱就有机会成为万元户?我怎么就这么不信嘞?”

“谁知道呀。我打算看看再说,反正要举办一个星期。”

“对。先看看。”

类似的对话,这几天充斥在金陵的街头巷尾。在娱乐匮乏的年代,这种有趣事总会被大家争相八卦。而且举办方的噱头也确实足够吸引人。

转眼间,一个礼拜过去。

清晨,郭永坤早早离开宾馆,来到市体育馆。这时天才蒙蒙亮,不过阿珠已经在高台上等候,与她一起的还有化工研究所的七八位职工。他们都是抽调过来帮忙的。

“来来,小心点。”

看到三个大老爷们儿正在跟一辆幸福250较劲——沿着用木板搭起来的通道,往高台上推。郭永坤小跑上前,接过差事。

“钥匙呢?”

“你会开?”阿珠略显诧异,但还是将钥匙扔了过去。

郭永坤心说,哥们儿可是摸过直升机的人好吧。摩托车还不跟玩具一样。

“轰!”

这年头的摩托车还没有电子打火那种高端配置,所以“一脚踹”这个称谓十分形象,郭永坤挂下脚档,轻松将大幸福移上高台,停在左侧角落里。

这边已经摆满了奖品,最多的自然是肥皂和洗发精,都堆成小山了。除此之外,有两台美菱电冰箱,和两台18寸金星牌彩电。自行车则有整整五辆,一字排开,清一色的大凤凰。还有五台荷花牌缝纫机。

保管这个年代的老百姓,眼珠子挪到这里,就再也移不开。

“奖券都准备好了吗?”郭永坤问。

“其他的都好了,就是……”阿珠将郭永坤拉到一旁,小声问,“你昨天说要放个重奖在今天,放什么?”

“放个二等奖。”

“第一天就放二等奖?”阿珠诧异,因为二等奖只有两个,就是18寸金星牌彩电。

这可是真正值钱的玩意,若非他们所是研究机构,全市化工业的上流单位,地位特殊,还真不见得能轻易搞到票。

就说前几个月在申海发生的彩电抢购潮好了。

当时政府公布要卖彩电后,市民们在商店门口排了三天三夜的队,人山人海。根本不够卖。

后来政府迫于无奈,想了个招,发放彩电的预约券,通过区委办局级系统向下来发,拿到券去买彩电的时候,有硬性规定,后面要有公章,前面要写你的名字,还要带着你的工作证才能有资格买,就这样都供不应求。

而传闻在黑市场上,黄牛们将一张彩电券,炒到了一千元左右。

当时售卖的,也是电视一厂生产的金星牌彩电。

“没事,先放一个。”郭永坤点点头。

任何此类活动都是有猫腻的,重点奖项肯定要合理分配,如若不然,极有可能造成第一天特等奖就被抽走的情况。那样无疑将大大降低吸引力。

反之,如果抽奖活动的第一天什么都没抽出来,也会很麻烦。老百姓们会质疑活动的真实性,同样会对后续的运营造成巨大影响。

“那、行吧。”

“别舍不得嘛。”郭永坤呵呵笑道:“咱们是正规活动,不玩虚的,这些奖项迟早都要抽出去,就是时间问题。我敢保证今天过来看热闹的人比花钱的多,很多市民都会事先观望,如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因素,他们是不会掏钱的。”

“嗯,你说的有道理。”阿珠说着,还深深看了他一眼。

她真的难以想象,以对方的年纪,哪里学来的这么多道道弯弯。

上午八点,体育馆正式开门。

如潮水般的人流一下涌进来,将偌大的操场瞬间填满二分之一。

由此可见,为期一个礼拜的各种宣传,效果有多么好。

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来到高台这边买奖券,而更多的人则是盯着高台上的那些奖品,神情恍惚。

几毛钱一张的奖券,真能抽中这些稀罕玩意吗?

正如郭永坤所料,大多数人选择了暂时观望。

抽奖就跟玩游戏差不多,多少带有一些诱惑性,随着时间推移,不少人都中了肥皂和洗发精——总归也是奖品不是?

于是第一个赌徒出现。

“给我一百张!”

当长长的奖券递给买家,瞬间吸引了台下大部分人的视线。不少人议论纷纷,说真是个有钱人。

买家是一个理着平头的国字脸青年,人高马大,奖券到手后,也不离开,就在高台下方一个劲儿地刮起来。

第一张,谢谢惠顾。

第二张,谢谢惠顾。

第三张,谢谢惠顾

平头青年一口气刮了十张,全是谢谢惠顾,别说他的心瞬间凉了半截,旁观围观的人都替他捏了把汗。

“一百张,抵我两个月工资,这还是什么都没中……”旁边有人小声议论。

“我看就是一个坑,刮了十张连块肥皂都没中。”

就在此人的话音刚落下——

“咦?中了中了!”

平头青年手一抖,果然中了,不过定眼一瞧,又翻了个白眼——香皂一块。

“我还就不信了!”他骂骂咧咧道。之所有一口气买一百张,是因为他刚才留意了一下,有人买五张中了三块肥皂,中奖率似乎并不低。

可到他这里却有些反常,刮了十一张才中一块肥皂。

继续用力刮。谢谢惠顾、谢谢惠顾……洗发精一瓶,谢谢惠顾,谢谢惠顾……香皂一块。

良久,一百张总算全部刮完。

一共中了十二块肥皂,和三瓶洗发精。

“这还玩个屁啊!”平头青年顿时一阵火大。

围观群众也纷纷摇头,似乎根本没有大奖嘛!

“小薇,咱们还买吗?”包围圈后方,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撇撇嘴,望向身旁的姑娘。

姑娘柳眉微蹙,想了想后,说,“我听我爸讲,活动真肯定是真的,是机关单位搞的,只是这奖品实在不怎么样,搞来搞去就是肥皂和洗发精。”

“对呀,明显坑钱的。咱们还是回去吧。”

然而被他唤作小薇的姑娘,又显得有些犹豫,盼了好几天,一大清早就赶过来凑热闹,就这样走掉,未免有些不爽。

“要不、咱俩一人买一张吧。就一张,没中就走?”

“你这明显是给人家送钱嘛。别人买一百张才中十几块肥皂,你想一张就中啊?”

“你不卖就算了,我去买一张,送就送呗,反正就几毛钱。”小薇坚持自己的想法,绕开人群,向高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