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南山渡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人生渺渺何相伴(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一章 人生渺渺何相伴(三)

陆远怀吩咐徐澈把木匣子搁到地上打开。徐澈照做打开了箱子,也终才知道这也是一个装放着工具的收纳匣子,但这个匣子却大有不同,其里被分割出大小不一的十数个格子,各式工具也都被分门别类地放在了这些格子中。

徐澈看着这些精致的工具,好奇问道:“这…这些工具是您打造的吗?”

陆远怀摇头道:“这位前辈生前也是一个机关术高手,这些工具都是他遗留下来的。”

徐澈哦了一声,心中对这位过世的高人又多了几分崇拜,暗道:“看恩公所藏书籍便知,他生前定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奇人。”可稍一寻思后,又暗自奇道:“恩公既是一位机关术的高手,又为何不为自己修建一座像样的坟墓呢?可真是奇怪啊!”

但紧接着,另一个更大的疑惑瞬间涌上了他的心头,令他身形猛然一滞,立时脱口问道:“陆叔叔,你拥有高超的机关术,又有如此全备的工具,为何…为何不造一个机关送自己出去呢?”

陆远怀愣了愣,旋即便笑道:“你小子肯定没有把《造术要诀》看完,等你把它看完了就会知道,人要想从这近百丈高的天坑里出去,要不就是具备了高绝内功,可以蹬壁而上;要不就是长出一对带羽毛的翅膀,飞翔而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徐澈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这一本《造术要诀》我确实还没看完,也才看过了起头一章…”

陆远怀摆手道:“算了,先不说这个,咱们还是来看一看这个盒子吧。”

他说完这一句,立马端坐起身形,将“沧海蕴锦”平放到双腿之上,随后从一旁的匣子里取出了一枚毫毛细针,并捏于左手两指之间,接着便将这枚细针慢慢靠近盒壁。

徐澈转了转眼珠,问道:“陆叔叔,您是要用这一枚细针辨出这一面磁榫的阴阳极性么?”

陆远怀点头道:“不错,这是一枚用磁石打磨而成的细针,在它的两端各蕴阴阳,眼下我只需选定这枚细针的一性,再将其慢慢靠近盒壁,如此便能测出这一壁的磁榫是阴还是阳。”

徐澈想了想,又补充道:“而这枚针极是细小,便是受了反斥之力,也不至于会触发了盒里的机关动作,对么?”

陆远怀颔首道:“嗯,便是这个道理了。”

徐澈蹲下身去,说道:“我来帮您吧。”

于是,在两人的相互配合之下,不消片刻功夫,盒壁四周的极性就已被辨明,也就此知道了打开盒子的正确方法。

随后陆远怀便从匣子里取出了四块磁石,在分出阴阳之后,又交到徐澈的手里,说道:“你负责右下,我负责左上,待会儿只要我一喊‘开’,咱们便同时贴上去。”

徐澈连忙点头称是。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陆远怀沉声喊道:“开!”

旋即便见两人近乎同时将手中的磁石贴到了盒上的指定位置,只听得“啪”一声响后,那盒子的盖面就应声弹了起来。

徐澈大喜道:“打开了,咱们打开它啦!”

陆远怀重重点头,旋即将手中的磁石扔到一旁,颤抖着双手取下了盒盖。

两人同时凑眼望去,只见陈放于盒中的,乃是一个黄皮信封。陆远怀将信拿起,又见下面还放有两本书籍,一本是棕皮线装书,其上未着字迹;另一本也是线装,但却是灰皮封面,上面赫然印有“洗髓经”三个大字。

陆远怀手中动作一滞,不禁脱口惊呼道:“啊!竟然是《洗髓经》!这…怎么可能?”

徐澈见他震惊莫名,也跟着移目看向了那本《洗髓经》,问道:“这《洗髓经》是本什么书?难道很特别吗?”

陆远怀把目光从《洗髓经》上缓缓移开,又神情古怪地看了徐澈一眼,然后才解释道:“这《洗髓经》与《易筋经》乃是少林寺的两大镇寺之宝,你说特别不特别。”

徐澈一脸茫然,连连摇头示意不知。陆远怀见他茫然无知,不由苦笑一声,也不忙为他释疑,而是先伸手去掏出信封中的笺纸,打开看了起来。

信是以苍劲挺拔的楷体小字写成,上书道:“汝既已启盒阅信,与吾当有深缘。吾乃信国公之后人,姓汤名俞字行慎。”

陆远怀阅到此处,心头又是一震,脱口惊呼道:“这…这墓中之人竟是汤行慎!”

徐澈奇道:“咦?莫非陆叔叔认得恩公?”

陆远怀摇头道:“并不相识,汤前辈名震江湖之时,我还尚未出生,只不过他声名之重,当属武林神话,便是在他绝迹江湖许多年后,其事迹也一直被后人广为传颂。”

徐澈恍然道:“原来如此。”心里却暗想:“看来我所料不错,恩公果然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两人继续往下读去:“吾幼时因父辈孱弱,家道中落,遂被送至‘凌云道人’门下为徒。先师待吾之情,深泽厚海,毕生绝艺无不倾囊相授。寒窗苦修三十载,一朝展露天下闻。吾于而立之年入世江湖,旬月之间连败当世绝顶高手一十二人,一时锋芒绝艳,天下无有出其右者,是为当世第一英才。

“然古语有云:‘利随名而至,情逐盛而往。’吾为尘世俗鄙,亦不能免之。其时内子贪慕吾之虚名,攀附于吾,吾却不能洞察其心,遂于之结合。然无情之合,似若缫丝,承力必断。

“某日,内子与旁人苟合之时,不意被吾撞破,吾骤起雷霆暴怒,屠刃二人,宣泄愤恨。然经此一事,吾心灰意怠,眼望世间万物,皆失色黯淡,遂循迹海内,终觅得此天造地设之宝地存栖,惟愿了度余生。

“山中不知岁月逝,十载光阴等闲度。然在吾行将就木之际,心中陡生不甘之念:吾毕身之本领,岂将就此陨焉?迁思回虑,遂着书留盒,上记吾毕生功法之精髓,赠汝得之,以代吾传续罔替,发扬光大!”

徐澈的目光继续往下移去,阅到注脚处,只见上书:“枯心散人,汤行慎亲笔。正德元年八月十七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