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六章 山西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三在河曲县紧锣密鼓的布置陕西流民的接收问题,安排好负责流民的接收人员,以及通往关外的沿途补给点,如果向关外引入流民的计划顺利,走西口的故事可以提前百年开始。

布置完成走西口的大局,张三带着警卫队赶往代州去见孙传庭,他没有挑孙传庭没来河曲迎接他的礼,既然孙传庭必须要坐镇代州完成山西最后一块难啃的骨头,肯定是有不能离开的理由。

等到张三赶到代州城下的时候,代州的土改工作初期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事情就是盯住士绅,不让士绅在希望营官府松懈之时出来捣乱,夯实基层的权力架构,用基层干部代替乡绅管理乡下的模式,使得皇权不下县成为历史。

时隔几个月张三再见到孙传庭恍如隔日,那个将自己的棱角隐藏起来的孙传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棱角分明,沉稳有度的封疆大吏。

正如后世的一位知名人士所说的那样,怀才与怀孕一样是藏不住的,无论什么时代,只要你有大才,是不可能被埋没的。

二人见面之后不禁一阵唏嘘,随着内部文件的往来,张三在辽东的所作所为让孙传庭发自内心的佩服。

以势压人却不倚势欺人,以势压人是为了让抵抗者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从而产生悲观绝望的思想。

不倚势欺人是让抵抗者感觉到希望营没有要将他们逼上绝路的想法,在谈判中以诚待人,让抵抗者感受到希望营的真诚,对迁徙不会有太大的抵触。

将张三迎进代州州衙,孙传庭给张三行了个军礼道:“先生为了天下苍生不辞辛苦,来回奔波,传庭看在眼里,感佩五内!”

“伯雅先生!不必多礼,张三最不耐的就是虚礼,山西的情况如何了?”

“山西除去大同府之外,目前各个地方的土改已经基本完成,以太原府为界,北部是人少地多,南部人多地少。北部按照人均十亩分田,其余土地留作公田。南部按照人均五亩分田,其余土地留作公田。按照先生的要求,所有坡地一律不准进行耕作,将其退耕还林还草。只是下属官员干部有些不理解为何坡地不让耕种,就算不能种大田,也可以种点儿杂粮呀。”

“不理解也要执行,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伯雅先生有没有发现北方土地的沙化越来越严重,过度的垦伐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还是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遗产。”

“先生是说土地沙化与过度垦殖有关?”

“也不光是过度垦殖,过度放牧也一样会导致土地沙化。未来草原上的羊群数量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先生如此高瞻远瞩,传庭怎能不尽心尽力做好山西之事,不过山西平地少山地多,若是只耕种平地山西很难承载太多的人口,就是现有的人口的承载也没有多少余量。”

“人口迁徙将是未来我们政府工作的重点,通过政策调节让百姓自愿迁徙,还有就是发展工商业,将从事农业的人口转移到工商业上。只有工商业发展起来,我们大量通过海外贸易,换取我们急需要的物资,比如粮食、矿产、香料等货物用以改善我们的生活。”

“先生!属下反对这种把国民经济全部依赖于贸易的做法,要知道有些东西不是我们想买,人家就卖给我们的。还是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尤其是粮食这种战略物资,绝对不能依赖外部贸易,长此以往是会出大问题的。”

“伯雅先生有此担心,可见是认真思考了民生问题,粮棉确实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人活着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吃饱穿暖,只有这两点全部满足才能有其他的想法。我所说的贸易进口粮食是为了发展养殖业,伯雅先生不觉得我大明百姓的餐桌上太单调了吗?只有有了充足的粮食,老百姓才舍得用粮食喂养牲畜,从而用粮食交换出更多的肉蛋奶。”

孙传庭愣了一下,现在大明百姓吃饱饭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先生就开始去想丰富百姓餐桌的问题。是该说先生高瞻远瞩呢,还是好高骛远呢,孙传庭有些哭笑不得。

“先生这个目标是不是考虑的太遥远了,我们现在最迫切的是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大明如今流民遍地,光是解决百姓的温饱就已经令人无比头痛了。”

张三对孙传庭的反对不置可否,微笑道:“伯雅先生在宣府待了很长时间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宣府的肉类价格比大明其他地方都要贵一些?”

孙传庭想了一下,发现张三说的还真是这么回事,宣府的猪羊肉的价格都比山西高出很多。

孙传庭不解地问:“先生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不法商贩恶意抬价销售,若是如此宣府知府衙门应该严厉打击不法商贩恶意涨价行为?”

张三哈哈大笑道:“这是市场行为,政府凭什么打压?政府打压的是囤积居奇,而不是打压正当经营者。肉类涨价的原因是宣府的老百姓有了闲钱,平时舍不得吃肉的百姓也能吃上几斤肉。如此一来整个市场的需求量大增,而供给却没有跟上,也就是说需求大于供给,物价上涨就是一件很正常之事。”

“那就放任肉价这样滕贵,受损害的还是老百姓啊。”

“伯雅先生放心,物价保持一点上涨的势头对经济是有好处的,老百姓都不傻,他们有朴素的对错观念。当他们发现肉价上涨,商贩收购活畜的价格也会上涨的时候,就会认为养殖牲畜也是一个生财之道。眼下不敢放开养殖的最大障碍是粮食不足,不能让牲畜与人争夺粮食的供应。”

“这是为何?怎么物价上涨对百姓还有好处了,属下实在想不明白。”

“物价轻微上涨代表市场有活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流通,只有流通起来,经济才能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