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然,尘归尘土归土并不意味着百姓的错误就完全消失了,只是不在刻意的去提起而已,只是把这个东西单纯的当一个“天灾”来看。

其实这其中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单纯只是李昴心里的一根刺而已,现在拔除了看开了,也就舒坦了。

李昴走上前,拍了拍其中一位捕快的肩膀,问道:“是谁把开仓放粮的时间放在了大早上的?”

虽然李昴把心里的刺拔了,但刚才的不爽可没有完全消失啊。

所以,找到“幕后真凶”才是关键。

被拍肩膀的那个人第一时间并没有什么反应,他正忙着眼前的事情,等到他听到声音时才转了一下头。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他昨天可是参与了接见周阳王殿下的,亲眼见过周阳王殿下的样子,而眼前这个人和殿下长的一模一样。

楞了足足一秒,他才反应过来,吓了一跳,连忙下跪行礼。

还没有等他说出话,李昴就打断了他,没有让他叫出声。

如果惊动这里的所有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那还不得炸锅了。

“好了,回答本王的问题就好。”

“殿下,是钦差大臣大人。”

“好!本王知道了!”李昴点了点头,“你继续忙你的事情吧。”

“是殿下!”

这种事情并不太好制止,而且李昴没有什么理由为难钦差大臣,只好放任他们继续吵下去了,于是他默默的回到了房间。

刚回到房间,夏秀秀就走了进来,她身后还跟着四五个仆人。

在李昴莫名其妙中,仆人把一堆堆文件和折子放在了他面前的桌子上。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李昴满脸疑惑,“为什么放本王房间?”

“殿下,这些都是县城内大大小小的村庄村长上呈的折子以及捕快收集百姓报案的文件,还有些是历代县里纳税的账簿,这些都是殿下要处理的。”夏秀秀回答道,她是转达了钦差大臣的话,而钦差大臣传达的是皇帝的意思。

夏秀秀也顺带把背后之人的原话转达了,“殿下,这是陛下的意思。陛下口谕,一个县市的事情虽然都是一些琐事,但某种程度来说是一个国家的缩影。学会去处理,是你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为将来打理自己的封地做准备吧。”

“还真就把本王当苦力了是吧!”李昴抱怨一句,随手拿起面前最近的一本折子看了起来。

“这是什么鬼?刘姥姥家的鸡被偷了?这种事情也要呈上来?”李昴一阵无语,嫌弃的把折子扔掉,伸手去拿下一本。

这本的内容和上一本的差不多,吴家的小孩被邻居家的狗给咬了。

李昴看得一个头两个大,就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随便一个人处理不就完了,还要把这种事情呈报到县衙,这要是效率能高就有鬼了。

哎,希望后面的东西不要这么下饭吧。

李昴叹了一口气,继续看下一本折子。

接下来的时间,李昴一本接一本的看下去。

这里面大多数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碰到这种折子,李昴看个开头就直接给扔了。

而像比较重要事情的本子,十个中能有差不多一个就不错了,更多的时候是一直翻也没有一本。

说是重要,也只是一点勉强需要一点判断力的事情而已。

比如说,抓到某个犯人,根据大周律法判断一下罪行的严重性并“打上”罪名,顺便安排一下行刑时间,或者劳役时间的长短。

又比如说,某某村庄出现山贼抢劫百姓,安排一下派兵剿匪的事情。

像这种折子,李昴倒会花点时间简单的批注上自己的处理方式。

不过,说到山贼,李昴倒是想起来了拦截自己的那一群山贼。

想了想,又在这个折子上加了几个字……

——不惜一切代价!

而这其中又有一些既不重要,又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事情。

比如,某某小捕快的任职或者离职。

像这种折子,李昴看一眼,直接写上一个阅字了事。

就这样,李昴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勉强把一小堆的折子处理完。

不过,看到桌子上还有一大堆的文件和折子,李昴有一种想死的心理。

鬼知道自己这一上午到底经历了什么,而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又要经历什么。

天啊,求渡劫吧,来一场爆雷吧。

“秀秀,去把钦差大臣请来。”李昴放下了毛笔,有气无力的说道。

他准备暂时先放下这个琐事,专心去处理香县难民的事情,哪怕“到处乱跑”也在所不惜。

“好的,殿下!”

夏秀秀轻盈一礼,出去请人了。

很快,钦差大臣来到李昴面前。

“殿下,您有事找下官?”

“嗯!”李昴点点头,“朝廷的应急物资到了没?”

“殿下,已经到了,正在入库清点。”钦差大臣回答道。

“原来的库存粮食还能支撑多少天?”李昴问道。

“一天的时间都支撑不到!”钦差大臣回答的同时也很疑惑殿下是什么意思,“殿下,不是朝廷的粮食已经到了吗?为什么要用原来的库存粮食啊?”

“没什么!”李昴摇头,“既然不够,那就改变计划。”

李昴原本打算先做好人口普查,在根据普查的结果来统一分配粮食,而不是像现在这种在大街上就发了,天知道有没有人浑水摸鱼,或者又有多少人根本没有领到。

“计划?殿下,是什么计划?”钦差大臣问道。

闻言,李昴点了点头,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以及自己的计划比原来的方法有那些优势。

“殿下,这个计划好是好,但时间上恐怕是来不及了。”

“嗯,本王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人口普查还是要做的,这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工作。”

大周是有户籍管理的,只是相对很是粗糙,只有个人的一些粗略零星的“数据”,而且数年才简单的统计一次。

且这个统计范围只局限到县级,而村庄层面基本上是放养的。

李昴给钦差大臣讲的人口普查是非常详尽以及科学的统一普查,从姓名到籍贯再到全家人口数,再就是家庭其他成员的“花名册”,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与本人关系等。

最后是“户别”,即属于“军户”、“民户”或“匠户”等。

统计好后,造集成册,集中“存转”,并且每月都要上报一次人员的增减,以便得出全县准确的人口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