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家有旺夫娘子 > 第442章 敲打唐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院起火,前院的男人还怎么办差事?

唐氏不喜欢李娇娘,但又不敢得罪李娇娘。

她忍着厌恶,淡淡说道,“也没什么呢,今天风大,我这头被冷风吹了,头疼的老毛病又犯了。我躺会儿就好,你不必陪我呢,去陪老太太和几位夫人说话吧。”

李娇娘走上前,笑着道,“表伯母,你忘了我是大夫么?我给你瞧瞧吧,免得小病拖延成了大病,可别像上回那样……”

她说了半截话,住了口。

上回,小气量的唐氏生生将自己的小风寒,折磨成了大风寒。

在床上躺了十天才下床。

病好以后,眼眶也深陷了不少,整个人苍老了许多。

提到前几天的病情,唐氏气得脸色更加难看。

李娇娘看她一眼,从衣兜里取了个小铜镜,递到她的眼前,“表伯母看看你的脸色,比我第一次见到表伯母时的脸色,差太多了。”

唐氏心说,还不是因为你气的!

她将头扭过,不看镜中的自己。

“最近府里事多,我管这管那的,忙得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我的脸色能好看吗?”

“……”

“老太太心善,又时常带些穷亲戚们来家里打秋风的,我又不得不安顿着,你三表嫂又没有进门,所有事情都是我一人做……”

唐氏的语气,甚是委屈。

李娇娘怎听不懂唐氏的想法?

她笑着道,“还不是因为表伯母能干,表姨祖母才让表伯母管着家的?”

“……”

“表姨祖母怎没看上别人,单单看上表伯母呢?想当年,表伯母嫁入陆府的时候,一定是相当风光的吧?”

这话有点拍马屁的意思。

唐氏爱听。

她回想当年自己的出嫁,没错,是相当的风光,嫁的可是国公之子。

只可惜,陆老爷子的国公爵位只是加封,不能世袭。

老爷子病故后没几年,已没人记得陆府还是楚国公府。

再之后,她男人也病故了,她的风光日子一去不复返。

“过去的风光,提那些干什么?好汉不提当年勇。”唐氏自嘲一笑。

李娇娘给唐氏揉了下太阳穴,收了手,在她面前坐下来,说道,“表伯母,今早官家到医馆的时候,提了句三表哥。”

唐氏颓败的神情,瞬即一扫而光。

她睁大双眼看着李娇娘,“你刚才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李娇娘微微一笑,“我说,今天一早,官家在医馆里问骆诚哥,陆三表哥是不是他的表哥。”

“他怎么说的?”唐氏激动问道。

“当然是实话实说呀,在官家的面前,还能撒谎的?”李娇娘说道。

唐氏坐起身来,也不装病了,“春杏,春杏!”

春杏急匆匆走过来,“夫人,您有事吩咐?”

“表少夫人来了,茶呢?”唐氏沉着脸,呵斥道。

春杏眨眨眼,看一眼李娇娘,一脸不解,唐氏不是不喜欢李娇娘的吗?

不当面赶人就不错了,这回居然叫上茶水?

“是,夫人。”春杏想不明白,但还是跑去倒茶去了。

“临安城送来的贡茶,我不轻易拿出来的。”唐氏头一次,朝李娇娘认真露了个笑脸,“一会儿尝尝看,要是喜欢,带些回去吧。”

李娇娘笑着道,“表伯母太客气了。”

唐氏又笑着道,“我知道你们不缺钱,好茶随时可买,可贡品茶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只有宫里才有。家里为官者,或是有世袭爵位的,才有机会分到贡品茶叶。”

“……”

“你大表哥二表哥在任上,才得了点茶叶。一般的人家,可是没有的。普安郡王一定会喜欢贡品茶的,那可是他以前的日常饮品,你千万要带些回去。”

唐氏这态度,真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呢!

李娇娘心中好笑。

不过话又说回来,唐氏说的贡品茶叶,怕不是陆大郎陆二郎的,是老太太这个国公夫人的吧?

陆家二子的官职没超过六品,哪里有资格分到宫中的贡品茶?欺负她是农妇不知这规矩?

拿老太太的东西送礼,也只有唐氏做得出来吧?

春杏端来点好的茶水。

李娇娘端起来闻了闻,果然是好茶。

她笑着道,“好香,比我平日里吃的茶更加清香。”

唐氏马上对春杏道,“将这茶叶拿两盒包起来,一会儿给表少夫人带回去。”

春杏更加惊讶了,唐氏还给李娇娘送贡品茶叶?

今天的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还是唐氏发烧了?

春杏一头雾水,进屋包茶叶去了。

李娇娘笑着道了谢,她才不管是哪里来的茶叶,只要是唐氏送的,她收着便是了。

这说明,唐氏开始向她示好了,不跟她作对了。

吃了茶,李娇娘站起身来,说道,“我得回表姨祖母那里去了,表伯母休息好了,也过去吧,免得表姨祖母担心你。”

“我休息好了,走走走,一起去。”唐氏又喊着春杏拿斗篷和暖手炉子给她。

两人一起往小厅外走。

李娇娘朝唐氏看去一眼,又说道,“表伯母,你可得千万注意着身体,千万别生病了啊。三表哥被官家点了名,没准哪天就忽然点名到临安任职去了呢?”

“……”

“三表哥当了官,要给表伯母请诰命,可表伯母要是病倒在床的话,还怎么做诰命夫人?那身诰命服天天挂在卧房里,只给丫头看?估计三表哥也会伤心的,他奋力拼搏给表伯母请封了诰命,可表伯母却无福享受。”

唐氏听了这话,心中不生气反而越发高兴,“对对对,我不能病倒。”

“还有,从现在起,表伯母尽量少让三表哥操心吧,他得抓紧时间学习呢,年底前普安郡王回临安,他要跟着送行,官家见普安郡王的时候,就是见他的时候。”李娇娘又说道。

唐氏的脑袋,又清明了不少。

哎呀,她这是糊涂了么?

都什么时候了,她还闹什么脾气呢?

小儿子的前途才是最要紧的,赵士程袭了爵,给唐婉挣了个夫人,她的儿子也会给她挣个诰命夫人封号回来!

她不气不气,气死了便宜唐婉了。

唐氏深吸一口气,笑意吟吟走出小厅,李娇娘往她脸上看去一眼。

忍不住勾住讽笑。

陆游这时,急匆匆走来,还没有走到唐氏的近前,就焦急问道,“母亲,我听说你又病倒了,怎么又下床了?可是好些了?要是没好,可千万别硬撑着。”

走到唐氏的近前,陆游这个大孝子朝唐氏的脸上不住地打量起来。

唐氏挥了挥手,斥着道,“看什么呢,真没事!刚才只是脚冻麻了,回屋烤了下火,换了双鞋子,又暖和了。我哪里又病倒了?你可不要咒我。”

陆游松了口气,“母亲没有生病,那我就放心了,刚才陪客人吃酒,心中都是不安的。”

李娇娘笑着道,“表哥就是瞎操心,不是还有我这个大夫在吗?我刚才给表伯母看过了,她确实没病。”

“有劳表弟妹了。”陆游客客气气给李娇娘拱手行了一礼。

李娇娘笑着道,“客气什么呢?都是一家人,好了三表哥,表伯母这里由我陪着,你快去陪客吧。”

陆游道了谢,离开了。

唐氏和李娇娘,进了女眷们的宴席花厅。

得到李娇娘敲打提醒的唐氏,像打了鸡血一样,又满血复活了。

不仅脸上的笑容多了,也不似刚才那样脸色惨白一副快绝气的样子了,欢喜的同大家说话。

大家都很奇怪,她怎么忽然变了样。

客人们不好意思问,陆老太太就敢问了。

她悄悄问了一起回来的李娇娘,唐氏是怎么回事。

李娇娘微微一笑,小声说道,“表姨祖母,表伯母刚才是装病,是想让三表哥去安慰她。可我觉得三表哥那么忙,哪能天天陪着当娘的?我便说一句话……”

说着,她狡黠一笑。

陆老太太好奇,催着问道,“别卖关子了,快说呀!”

“我就说,三表哥被官家点了名,年底前还要送普安郡王去临安,若是官家问起三表哥的学问,而三表哥却天天陪着表伯母说话,耽误了读书回答不上来的话……”

陆老太太马上明白了,伸手一戳李娇娘的额头,笑着斥道,“狡猾。”

李娇娘却没有笑,“老太太,我没有耍狡猾,虽然官家没有点名,但年底时,三表哥陪普安郡王进临安,官家那时,也一定会点名三表哥。”

陆老太太蹙眉沉思,“嗯,但愿吧。”

“不是但愿,是一定会的。”李娇娘说道,“三表哥时常去医馆给普安郡王指点学业,普安郡王来越州城的变化,官家一定会好奇是谁教的,这一问,不就是知道了吗?”

陆老太太恍然。

她笑着道,“娇娘啦,你真是有心了。”

李娇娘笑道,“谁叫我们是一家人呢?大家彼此相帮,我和骆诚哥刚来越州城的时候,什么都不熟悉,天天坐吃山空的,要不是表姨祖母接济,我们那点小钱,怕是早就吃完了。”

“……”

“后来我们开医馆,医馆里的装饰,买床买桌椅买柜子,还得亏陆管家,他找的熟人,让我们省了一大半的钱。”

陆老太太讪讪笑着,“是呢,是呢,一家人。”

她想到骆诚的事情,觉得有些对不助李娇娘,“娇娘……”欲言又止。

李娇娘看着她,“怎么啦?表姨祖母?”

“年底你和骆诚去了临安后,记着,尽量不要和太后娘娘接触,能不见面就不见面。”陆老太太想了想,还是说道。

如今陆家的前程,已经不需要靠骆诚向韦太后讨好来换取了,骆诚去不去临安见太后,已经不重要了。

有普安郡王引路,陆家的前程一定是前程似锦。

李娇娘眨了眨眼,“为什么?那个老太太很难相处吗?”

陆老太太看她一眼,犹豫着不知该不该讲。

“韦太后经历了些事,性情有些古怪,我担心她会苛责你们。”陆老太太想了想,说道。

十来年前,韦太后被掳到金国去,在金营中很是受了些羞辱吃了不少苦头,是因为这样才会性情不好吧?担心有人嘲笑?李娇娘如是想着。

她从自己了解的历史知识上判断,也对那位老太太没有太大的好感。

据说,韦太后回到宋国后,将那些一起回来的同被掳去金国的人全杀了,因为她怕那些人说出她曾在金国受辱的经过。

宋国人没人知道,可金国那里,谁都知道,并且记入书册留传后世了。

不仅如此,她还是个背信弃义之人。

她在徽宗时,只是个小宫女,徽宗甚至不知有她这个人,是乔贵妃将她引见给了徽宗,才生了高宗。

两人在宫中结为姐妹,相约同富贵,莫相忘。

后来韦太后和乔贵妃一同被掳去金国,乔贵妃助她回到宋国,临前行,乔贵妃抱着她哭,再三提醒韦太后回国后一定要高宗派人接乔贵妃回国。

但韦太后回到宋国后,将她与乔贵妃的约定,给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乔贵妃到死,也没有等到她昔日提拔的“好姐妹”,来救她出火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