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家有旺夫娘子 > 第469章 弹棉花,马队开始训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9章 弹棉花,马队开始训练

西门飞冷笑,“可他这样了……”

“我可以治好!我是个生意人,无利不起早,怎会做亏本的买卖?”李娇娘笑,“我投入的,可不只是西门先生。”

西门飞有些惊讶地看着李娇娘,这个小女子,想法居然如此不简单?

她支助普安郡王,是为了……发财?

“你还投入了多少?”西门飞又问。

“十万贯的钱,还有五千石的粮食,外加一百人的骑射队。”李娇娘说道,“嗯,我还会拉动我所有的熟人,帮他成立幕僚团,城中的楚国公府陆家,陈家,石家,陈知府,已经明说会站队到他这一方。”

西门飞更加震惊了。

“十万贯的钱?五千石粮食?”西门飞惊讶说道,“十万贯的钱,找几个高门世家援助一下,倒是不难筹集到,那五千石的粮食就难了,你有本事办到?”

李娇娘说道,“这三个条件,是韦太后开的考题,谁完成了,太子的人选,就落到谁的头上了。”

“……”

“即便不能,我也要拼尽全力赌一赌!”

“……”

“西门先生,我一个小女子都敢应战,西门先生堂堂神射手,一天之中射杀了百名金兵的好汉却不敢应战,我有点怀疑你当年的本事是吹出来的,不是真实的!不然的话,你现在打什么退堂鼓呢?”

西门飞眉梢一扬,怒道,“老子没打退堂鼓!”

“那西门先生为何说要回山上去?”李娇娘冷笑。

西门飞神情微窘,看一眼赵琮,说道,“老子只是不想,辛苦一场训练好骑射队,被个……被人不知珍惜利用,那还不如回屋睡大觉,省得失望气死!”

李娇娘笑了笑,“说来说去,话题又绕回来了,我丢下赚钱的生意不管前来相助普安郡王,还有城中那么多的高门世家们都不怕白白忙活一场,西门先生一个单身汉子,又怕什么呢?”

“……”

“我输了,可就彻底输了,医馆,庄子,田产财产,全都没了,可我不怕输,大不了从头再来。西门先生没有家当,输了不过是输了半年的时间,西门先生有什么好失望惧怕的?”

一番说辞,说得西门飞更加窘然。

是呢,李娇娘一个生意人都不怕,城中的高门世家们站错队的话,输的是一世荣耀,他们也不怕。

他一个一穷二白的人,怕什么?

如此回山上去,怕是会被胡老七他们笑死!

他一早还骂胡老七不记得祖坟呢,这会儿,他怎么就退缩了呢?

西门飞如是一想,心中又不那么沮丧了。

“好,不走就不走,老子赌了!”他站起身来,甩了下袖子说道,“反正老子一无所有,输了就输了,怕什么?”

赵士程心中,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心中更加佩服李娇娘。

好一个即将法!

胡老七去村里寻人,还没有回来。

没有人手,西门飞这教头就无事可做。

但他闲不住,嚷着要去看马。

骆诚和赵士程,还有赵琮,他们三人便陪他去看马。

李娇娘跟着去看了会儿,又回了自己的房间,去看那包棉花团。

有些事情,不必她事事亲为,骆诚可以办得更好。

西门飞是男子,男子们之间更加好交流。

李娇娘找了个干净的箩筐,将棉花装在里面,搬到院中晾晒。

一边翻晒,李娇娘一边摘棉花籽。

这几十朵的棉花,顶多只一斤的重量。

棉花太少,只能做个盖腿的小盖被。

种子全部摘出来,李娇娘数了数,有二百八十三粒,比她想像的要多。

种子不会粒粒发芽,不过,有一半能发芽,也能长成百株棉花,百株之后,再百株,那片荒山就能遍种棉花了。

她将种子铺在一块石头上晾晒着,将那堆棉花均匀铺开晾晒。

接下来,该弹棉花了。

弹一斤的棉花,那只是小工序,简单得很。

西门飞看了马匹之后,说道,“马是好马,不过,全都没有马鞍和脚踏,全是裸马,怎么骑?”

骆诚说道,“脚踏已经到铁铺里定制去了,马鞍也在采购了。”

西门飞惊讶了,这些人,比他想象的要能干,行动迅速。

“得催一下才行,没有马鞍和脚踏,根本无法训练。”

骆诚说道,“这个自然,西门生先不必操心。”

到上午过半时,起一大早去村里找人的胡老七回来了。

经西门飞一提醒,他果然如愿带来一百名青壮年。

陪着那些人来的,还有一些年长的人,说着略带北地口音的越州话。

乌压压一群人进了庄子后,围着西门飞纷纷说着当年北地的事情。

“西门先生,没想到还能在有生之年,再次遇到先生啊。”有老者拉着西门飞的手,哭了起来。

一口当年的京兆口音。

西门飞心里感叹着,哽咽着,除了神情悲愤,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老乡见面,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说着当年逃难的事情,人人心中都感慨着。

李娇娘和骆诚赵士程没有打搅他们,让这些进庄子的人,一直陪着西门飞说话。

到了中午吃饭时分,他们才渐渐回家去了。

至于那找来的一百人,当然是要留在庄上吃饭了。

人太多,开销自然就大,胡老七和阿生一起来找李娇娘和骆诚,商议着这些人目前的吃住问题。

虽然李娇娘说,马匹闲下来时,会派往城中做出租的生意,但眼下出现了皇子比试的事情,又到了年关,一百架的马车,根本赶制不出来。

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年前半月的吃饭问题。

“李娘子,骆东家,这些人家里的日子,都过得不是很宽裕,他们前来参加训练,家里的活计没人干了,家里收入就少了,叫他们回家吃饭,一是太远,二是,他们家里也没有多的口粮啊。”胡老七忧心说道,“全部吃庄上的粮食,花费也不少,李娘子,骆东家,这得多准备钱粮才是。”

李娇娘早想好了应对的办法。

她说道,“他们当然全都在庄上吃饭了,住的话,就让他们回家住吧,都离得不远呢。至于说他们吃饭的钱,你不必操心,我自有安排。”

城中那些大户们,对赵琮的事情坐视不管,可说不过去。

她得找找他们了。

骆诚从袖中取了一份图纸,递给胡老七,“这是安排,你看一下。”

胡老七接在手里,看完之后,马上笑着道,“这个主意好,骆东家,你想得真周到。”

李娇娘笑着道,“这样的话,他们就没有意见了吧?”

“这当然不会有想法了。”胡老七笑着道,“包吃饭,还有钱,还能回家,这是美差呢!”

昨晚,骆诚说睡不着的时候,她和骆诚商议出了一个安排人员的对策出来。

每人每天包吃之外,再补贴三十文钱。

另外,将一百人分成十队。

每隔五天,安排一队人,也就是十人回家休息一天,这一天,足够他们帮着家里处理杂事了。

每天安排两队人,同阿生的人一起,上山开荒。

只有荒山开荒出来了,庄里的吃饭就完全不成问题了,今天靠救济,明年就能自给自足了。

胡老七将李娇娘和骆诚的安排,传达给那一百人听,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眼下是冬季,天寒地冻的,田里根本没有活儿干。

出门打猎,很多时候都是空手而归。

在家也是宅着,出来找点事做,糊个口,还得几十文的零花,划算。

赵士程见李娇娘和骆诚将西门飞劝住了,将人员也安排得极好,午饭后,他和赵琮告了别,就回城去了。

他来越州城,一是递消息,二是看赵琮,事情都办好了,他得尽快回到临安去准备他的亲事。

李娇娘和骆诚知道他事情多,也便没有劝留,送他离开了。

在庄上又住了一晚后,次日一早,李娇娘和骆诚,带着赵琮,回了城里。

接下来,便是拜访几大世家,劝他们出钱出力了。

李娇娘的马车在医馆前停下。

又有一辆马车,从远处而来,停在了医馆大门的另一侧。

那马车的车轮上,沾满泥浆,赶车的车夫,戴着皮帽子,穿着厚大氅,手上也套着皮套子,整个人裹得跟棕子似的。

只余一双眼睛露在外面。

隔得远,不知年纪大小。

“郎君,您运气好,咱们要是早来一步,就遇不到人了,这会儿郡王殿下和骆官人他们正好回家呢。”赶车的人看一眼马车里,笑着道。

听声音年纪不大,原来是个小厮。

李娇娘听那车夫说起她和骆诚赵琮,便走上前,“请问,车里是哪家府上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