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个雕花鼓凳,围着桌子摆了一圈。

窗前还有贵妃榻,榻上铺有羊毛毡毯。

昨天李昌搬走,只丢了把破扫把,其他的,连鸡毛掸子也拿走了。

而她和骆诚来临安,只带了随身的衣物,一床铺在马车里的旧被子。

这卧房里多了许多物品,而且全是崭新的,比陆家的更胜一筹。

显然,赵琮和赵圭两兄弟,没少操心她的到来。

既然是赵琮名义上的养母,李娇娘不希望给赵琮丢脸,她从柜里取了件华丽的裙子穿了,又取了件紫狐狸的大氅出来,预备着出门穿。

梳妆台上有精美的铜镜。

李娇娘取出赵琮在越州城买给她的首饰出来,挑了件精美的珍珠头发钗出来。

今天她要梳个华美的妇人发髻。

她不会梳,一会儿叫田娘子代劳好了。

不多时,田娘子提了热水进来。

李娇娘洗漱后,请了田娘子代劳,给她梳了个好看的妇人发髻。

戴上珍珠头面后,田娘子暗暗赞道,这位李娘子的长相,可真是太美了。

不对,这长相,在哪里见过?

她看向镜中的李娇娘,越看越惊讶。

只不过,初次见面,感情不深,她不敢多问。

梳洗后,李娇娘带着田娘子,往正房走来。

正房门口的廊檐下,坐着看院中银杏树的胡安。

胡安看到李娇娘走来,马上笑着站起来,“师娘早。”

李娇娘笑着点头,“怎么在外面坐着?你师父呢?”

“在正堂跟人说话,师父叫我坐在外面,不让我听。”胡安摸摸后脑勺,“我也听不懂呀。”

李娇娘走到胡安面前,正色说道,“胡安,咱们来了临安,小琮儿,还有你师父,嗯,可能还有我,都会和人商议不少大事,可这大事,是不能随意叫人听了去的,所以,得叫人守在门外,不让人打搅。可懂?”

胡安在越州城的时候,大家并不将他当小车夫,医馆里有什么事情,都是敞开来说的。

可眼下胡安成了真正的车夫,李娇娘不希望这孩子失落。

胡安大大咧咧的,倒是一点也不在意。

“好呢,师娘,我记下了。”胡安笑着道。

李娇娘点了点头,“好吧,现在你走到门口问下里面,喊一声师父,问他我来了,可不可以进去。”

这一大早的,屏蔽胡安说话,会是谁来了?

李娇娘表示好奇。

胡安点点头,走到门口那里,大声问着里面,“师父,师娘来了。”

里头默了一瞬,就听骆诚的声音说道,“请你师娘进来。”

胡安回头道,“师娘,师父叫你进去。”

他挑了挡风的棉布帘子,李娇娘弯了腰,走了进去。

不过,跟着来的田娘子,没有跟进去。

她自小就给人当差,深知宅门里的规矩。

主子说话,没得到准许跟随,仆人是不得跟去听的。

李娇娘走进正堂,看到屋里的客人,她微微愣了愣。

这不是高宗身边的那个内侍么?

他怎么找到这里了?

陪坐的,还有赵琮。

那内侍见李娇娘走来,也是微微愣了愣,站起来朝李娇娘拱了下手,笑着道,“李娘子好。”

李娇娘笑着点头,“听说来了客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吉大人。”

“大人不敢当,咱家就一个内侍而已。”吉昌谦虚说道。

赵琮走过来,给李娇娘挪了下椅子,“娘,坐吧。”

这份殷勤,引得吉昌微微眯了下眼。

李娇娘坐下了,笑着问道,“吉大人,我们昨晚才搬来,吉大人怎会找来这里?你这打听消息的本事,可着实厉害。”

吉昌笑着道,“咱家哪有本事?侍候官家都不得空呢,是官家听到宣德郎在安排车马,说一会儿要来这里看看,官家便猜着,是殿下来临安城了。这不,叫咱家来接殿下进宫呢,官家可有些日子没有见着殿下了,心中挂念呢。”

李娇娘道,“原来如此。”

心中却如老母亲担心幼子一样,担心着赵琮。

她该想个什么法子,跟着进宫呢?

这时,就听赵琮说道,“吉大人稍候,我稍准备下就进宫。”

“是,应当的。”吉昌说道。

“我要带我养母进宫,吉大人,没问题吧?”赵琮又说道。

吉昌眨了下眼,笑着道,“官家没说不让李娘子进宫。”

赵琮松了口气,“好。”

骆诚喊了胡安进来,服侍吉昌吃茶等候。

他们一家三口,去了东厢房的卧房外间。

田娘子将早饭摆在了这里。

就算要进宫了,也不能饿着肚子进去,天晓得宫里有多少事情要说?有多少人要见?

李娇娘浑然不管吉昌是不是等得久,只管和赵琮吃着早饭。

骆诚在一旁做陪。

他叮嘱着李娇娘和赵琮,“进了宫,多看,少说话。”

李娇娘笑道,“晓得了,我又不是小孩子。”

骆诚又对赵琮道,“你熟悉宫里,记得保护好你娘。”

赵琮马上挺着胸脯,认真回道,“爹放心,一定平安送娘回来。”

……

早饭吃好后,胡安赶着马车,载着李娇娘和赵琮,虎子和田娘子,跟着吉昌去往皇宫。

临安城的皇宫,不像明清时的那样,有着具体的宫城。

百姓们进不了宫墙,宫内的人,也不能随意出宫。

宫卫们把守着几处城门,戒备森严。

将皇族住所和普通百姓之家,隔离分开。

这时的皇宫,没有宫墙,只是一处处的阁楼或宅子,聚集在一块地方而已,被百姓们习惯称为皇宫。

说白了,就是个较大的家族而已。

也有守卫,不那么森严,不过,百姓们自觉的不靠近。

皇帝的架子也不像后世那样,见了令人生畏。

除了正式宫宴或见外帮使者,才正儿八经地自称“朕”,一般的时候,都是自称“我”,或是“吾”。

见了皇帝面,也不必行跪拜礼,跪拜礼是清时的礼仪。

这一点,很叫李娇娘满意。

她可不喜欢跪来跪去的,她只跪天跪地跪祖宗。

跪其他人,凭什么?

马车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

车外,吉昌说道,“殿下,李娘子,到官家的宫苑了。”

李娇娘挑了帘子往外看,只见马车停在一处牌坊前。

牌坊内的绿树间,隐着雕栏画栋,亭台楼阁。

吉昌已经走下轿来,正和站在牌坊门口的宣德郎赵圭在说话。

赵圭神情激动,大步走到马车这里。

“二弟……”

赵琮往车窗外看来,掩着激动,轻轻喊了声,“大哥。”

“昨晚有事没能去看你,这一路走来,还好吧?”赵圭伸手,隔着马车车窗,紧紧握着赵琮的手,眼光闪动。

若不是有其他人在,这兄弟二人怕是会抱着痛哭一场。

赵琮笑着点头,“很好,爹和娘将我照顾得很好。”

“那就好。”赵圭松了口气,又望向车中,朝李娇娘深深一礼,“李娘子辛苦了。”

“宣德郎君客气了,不必多礼。”李娇娘微微一笑,由田娘子扶着,走下了马车。

随后是赵琮和虎子。

虎子得过李娇娘的提醒,要提起心来护着赵琮的安全。

他在酒馆里当差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叫李娇娘放心。

他这种性格,非常适合给赵琮当随从。

“两位殿下,李娘子,请随咱家来。”吉昌在前头引路,引着大家走进了牌坊门。

胡安守着马车,没能跟着。

不过他也不在意,能来临安城看大地方的热闹,已让他十分的满足了。

在亭台楼阁之间一路蜿蜒而行。

李娇娘一面走,一面默记着路线。

其实她也并不担心会走丢,她的小腿上,挂着个引路挂件呢。

灰毛卷球正抓着她的小腿裤子,隐身跟着她,由长而宽大的裙子摆遮盖着,没人发现得了它。

赵圭和赵琮两人并排走在前面,两人一边走,一边小声说着离别之情。

虎子跟在赵琮的身侧。

吉昌走在最前面带路。

李娇娘和田娘子,则走在最后。

一行人走了一段路,到一处抄手游廊那里时,他们遇到了一个贵妇人。

妇人三十来岁的年纪,雍容华贵,身后跟着的两个侍女,也是打扮不俗,比田娘子打扮得要贵气。

可见,身份不低。

吉昌当先行礼问安,“衡阳夫人。”

赵琮赵圭也见礼。

这个名字听得太多,李娇娘跟着行礼之后,好奇之下抬头朝那妇人看去。

这一看,吓得她呼吸都停了。

这妇人的长相,跟她太像了!

难怪庄娘子几次三番地问她,认不认识衡阳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