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穿书后我成了祸女毒后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所赐恩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挽筝毕恭毕敬的上前,依着严谨的规矩,对着明齐皇帝深深跪拜....她将额间触碰在了手背上,直到缓缓的抬起身子后,目光平视的道:“臣女谢陛下恩典;”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她会欣然手下这份本属于她的赏赐时,她忽然再次开口,道:“只是,臣女不敢领陛下的赏赐,现在边境之地的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着这场战事,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臣女实在不忍,见那些嗷嗷待哺的幼婴因着没有母亲的喂养而魂归它处,又不忍那些老弱妇孺眼睁睁的等待着自己的饥饿而亡;

“所以臣女想请求陛下,将赏赐给臣女的这些东西,都转换为现银,用到当地百姓的身上,开设粥烹,发放粮饷,赈济因战事受难的百姓,这样至少,还可以暂时缓解或者解救她们于水火之中。”

明齐皇帝一愣,原本那有些愉悦的眼神,在此时竟蒙上了一种迷雾似的深邃,让人看不清,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其实对于沈挽筝的话,在明齐皇帝的心中颇有些感到震惊,他实在没有想到,一个仅仅尚在垂髻之年的少女,就已经有如此广博的见识,更为难得的是,她居然没有为眼前这些琳琅满目,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所动,还一心善念,为了边境的百姓着想;

能有如此胸怀的少女,实在是极为难得,就更别提她超乎常人的聪慧与沉静了。

这几次,明齐皇帝也看的清明,若是换做寻常官员家的千金,早已被他周身的气度所震慑,不敢发出一言一字,可眼前的沈安远之女沈挽筝,无论是第几次见到他,她都是一副从容不迫,不卑不亢的神色,这就已经让明齐皇帝对她有些刮目相看;

而如今,她还有这般的胸襟,实在是要比那些整日里只懂得吟诗作赋,不懂天下百姓之急的贵族公子,千金们要懂得天下大局之势的多;

皇帝深思了片刻,很是满意于刚刚沈挽筝的话,道:“沈挽筝,朕金口玉言,答应给你的赏赐就是给你的,你且都收下;”

他语气顿了顿了,只是片刻的功夫,又道:“至于边陲的百姓,朕会依你所言,以你献计之功,再另行开仓放粮,解边陲百姓度日之忧,你看如何?”

沈挽筝闻言,拜谢明齐皇帝的同时,又开口问道:“那...陛下可还记得,当初放皇榜之时,您在圣旨中言明,许臣女的三个愿望?”

“筝儿,不许胡闹;”

在沈安远看来,陛下能给予如此厚重的赏赐,就已经达到了当时圣旨内承诺的一切,现在沈挽筝的言语,简直就是得寸进尺,想要赏赐之余,更想要陛下完成她的三个愿望,这可真是令他这个父亲,在明齐皇帝面前,有些失了颜面。

而这一举动,让一旁的李公公也有些诧异,他在宫中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哪家哪户的千金,似沈家这位三小姐的胆子一般大,竟然敢直接向陛下讨要她所想要的东西;

看着沈挽筝那近似大义凌然的模样,怕是就连宫中几位最得宠的公主,也不敢如此对陛下有如此的要求。

“无碍,无碍!”

明齐皇帝笑着挥了挥手,示意沈安远稍安勿躁,随即他对着依旧跪在地上,挺直了脊背,看上去很是坚毅的沈挽筝,道:“其实,依着你的所立之功绩,这些赏赐根本不算什么,朕与皇后也曾经商议过,册封你一个郡主之位,再给予你母亲一个诰命,这样以来,也算全了你的孝义之名.......”

“陛下!”

沈挽筝出言轻声打断了明齐皇帝的话,道:“臣女自知能力浅薄,不敢妄求陛下赏赐的郡主之位,但至于母亲的诰命...臣女以为,儿女本以孝为首,礼为孝义之能,所以这第一个愿望,便是若陛下赐予我母亲诰命,还请陛下赐予我生身母亲唐氏!”

一言激起千层了;

在场的众人都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看着沈挽筝,尤其是沈安远,本就有些惊慌的脸上,更显出一副震惊的模样;

他不可思议的瞪圆了双眼,看着跪在当场,面上没有任何惧意的沈挽筝;他不知何时沈挽筝知晓了自己的身世,究竟知道多少,又了解当中的多少内情;可就算知道,也不能在陛下面如此光明正大的说了出来;

当年靖远王一族背负的,可是通敌叛国之罪,若不是先皇网开一面,没有让唐可秋替其父赎罪,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不然,哪里还会有现在她沈挽筝的出生?

现下,沈挽筝竟然要求陛下将一个诰命的册封,赏赐在一个戴罪之身的妇人头上,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炙冰使燥;

当即,内心深处已经慌乱不已的沈安远拱手揖礼,对着明齐皇帝,道:“陛下,犬女无知,不懂规制,冒犯了陛下,还请陛下赐罪!”

皇帝在眼神在沈挽筝将话说完时,便有了些许变幻莫测的神情,当年的事情,虽是他还尚在皇子时发生,但多多少少,他也有所了解;

先皇在下封口令的时候,特意言明,不许任何人将沈丞相府的事情外传,可如今,沈挽筝看样子定是已经知晓了内情;

比起沈安远震惊,明齐皇帝倒是没有多少不悦之色,毕竟这桩案子在当年也有不少的疑点,一代枭雄入夜后就此被人屠戮满门,不久又被参奏通敌叛国,前后种种连想起来,不禁让人觉得,事情未免太过于巧合。

加之联想起这丫头的聪慧,皇帝倒是也有兴趣想听听看,她到底知道了多少?

若是他所料不错,依着这丫头的心性,没有万全的把握,她是绝对不可能在如此的场合中,将这般大的事情提出来,看样子,她是想替靖远王一族彻底的翻案;

可这个案子,怎么翻,如何翻,什么理由,什么举证,还都是一些尚未可知的难题。

既然之前已经允诺,所谓金口玉言,他又怎么可以轻易反悔。

但,皇帝的威严不可驳逆,在他看了一眼尚在揖礼而拜的沈安远后,再次看向了沈挽筝的位置,语气些低沉着道:“沈挽筝,你可知你所言之事会给你丞相府带来怎样的后果?先暂且不提你是否知晓这整件事其中的内情,可就算你知晓,想要将这赏赐的诰命册封在你生身母亲的头上,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你清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