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地球经史 > 第53章 牛顿年幼时的诗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余子峰对凯文的话只能是半信半疑。

他觉得凯文说自己和其他的启灵者不一样,知道些什么,是有可能的。

但是对方说他是天纵奇才,这并不能然他相信。

即便自己的引渡者是王牌的卡西斯,那也可能是在星际之间孤独的旅行了太久,太想找个地球人说说话了吧?

自己从小到大只是个村里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好学生,能够勉勉强强考上个大学二流学科的那种。

怎么可能有什么特别?

估计是凯文背后会有一个更庞大的组织,也许他见谁都会这么说,这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往自己组织中拉人吧?

听说传销组织一见人就说你天生富贵,日后必将财运亨通。

但日后就没有然后了……。

余子峰想到这,心中有了决断,他觉得可以接触一下。

“需要我做什么?”余子峰尝试着问道。

凯文看了看手表,十分钟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于是继续小声说道:“我们先去上课吧,晚上等我消息。”

余子峰指了指自己耳机,意思是问:我们现在都戴着智能耳机,沃奈星人会不会很容易的就监测到我们的对话。

凯文也确实是个聪明人,明白余子峰想要问什么。

“放心吧,这是我们人类自己发明的智能系统。”

“沃奈星人根本不在乎。”

说着,凯文的身子退出了马桶隔间的门,示意余子峰出来。

凯文先让余子峰回到了教室,而自己随后回到了教室,重新坐到余子峰右边的位置上。

为的只是不让人怀疑。

余子峰有种莫名其妙就加入一场谍战戏的感觉。

……

布拉克见人已经坐齐,便继续开始了他的讲课:“上节课,我们讲到王牌引渡者威廉·卡西斯和他的顿悟者达·芬奇之间故事。”

“故事的结局是达·芬奇将百花一般的科学带到了人间。”

“但也把不该说的秘密放在了画里。”

“因此,他的引渡者卡西斯受到了星际流浪的惩罚。”

屏幕画面也跟随着布拉克的讲述做着上节课闪动着一些关键画面,做着上节课的回顾。

布拉克继续讲述:“听起来我们所在的图特之城,像极了神话传说中的天庭。”

“但我前面已经说过了。”

“没有神,有的只是可以用实验和思考解开这个宇宙奥秘的生命文明。”

“无论外星还是地球,只要掌握科学的力量,我们终究会实现所有神技。”

布拉克先讲了一些“引导思想”的话,见众同学都跟随的讲述,将之前课间的情绪安定下来,才开始了这节课真正的内容。

“好,那我们这节课就讲一讲卡西斯被流放之后,另外一名王牌引渡者奥维·爱格兰姆和他的顿悟者艾萨克·牛顿之间的故事。”

屏幕上也出现了牛顿和爱格兰姆的头像,还有本节课的标题。

牛顿当然就是那个牛顿。

但看到手里拿着一个苹果的爱格兰姆头像不少同学都露出了惊疑的表情。

显然,他们和余子峰一样,都在卡奥斯大楼门口的72台阶之上见到过这位已经神经不正常的爱格兰姆。

他总是拿着一个苹果的特点非常突出。

布拉克注意到了一些同学的惊讶,他也猜到了其中原因。

“想必你们有些同学见过这位和我一样坐在轮椅上的爱格兰姆,他的精神看起来很不好。”

同学们点点头表示确实为此赶到疑惑。

布拉克点点头:“这里面的故事还很漫长,我们可以慢慢来讲。”

“我们还是按照时间线的顺序,讲这节课的牛顿的故事。”

“当然,那个时候爱格兰姆还是个风趣幽默的正常人。”

布拉克又摸索了一会儿,点上了烟斗。

似乎吸着烟讲课才有味道。

“爱格兰姆这个老家伙很喜欢苹果。”

“他甚至说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就是吃了苹果才拥有了智慧的。”

“虽然书里从来没有说过禁果就是苹果。”

“但爱格兰姆就是如此坚定地这么认为。”

“所以,才有了地球上苹果和牛顿的故事。”

屏幕中出现了一张牛顿被苹果砸中而某一处高山之巅,爱格兰姆正拿着一个望眼镜观望的漫画示意图。

布拉克的讲述并没有断:“其实牛顿很小的时候就被选中了。”

“卡西斯能够选出达·芬奇这样的天才,除了达·芬奇自己勤奋努力和聪明之外,很大程度之上是因为没有被清除任何记忆的缘故。”

“但这不被阿佩尔所允许。”

“所以,在卡西斯被流放之后,从地球选拔启灵者的重任就主要落在了爱格兰姆一个人的肩上。”

“如何能够在清除记忆的情况下,保证启灵者能够将更多的知识带向人间,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一方面,沃奈星人正在加紧研究人类的大脑,一方面爱格兰姆想其他的办法。”

“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套特殊的挑选方法‘童年启灵法’。”

“童年启灵法?”众人疑惑。

布拉克点点头:“是的,‘童年启灵法’就从一个人小的时候,引渡者就会给他制造一些机遇,让他爱上思考和科学这回事情,然后等到时机成熟,再在其中挑选最优人员带到图特之城接受智慧的洗礼。”

“其实就跟地球上常说的‘教育要从小抓起’是一个道理。”

“奥格兰姆觉得也许从儿童抓起,启灵者们能够学到更多知识。”

“牛顿就是这种启灵法被选中的一员。”

“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表现平平,甚至一度因为家庭窘迫,差点辍学。”

“但他在13岁的时候就写下了《三顶冠冕》这首诗篇。”

“来表达了他未卜先知一般的理想。”

屏幕上出现了卡拉克口中牛顿年幼时的诗歌:

世俗的冠冕啊,

我鄙视他如同脚下的尘土,

它是沉重的,

而最多也只是一场空虚;

可是现在我愉快的欢迎一顶荆棘冠冕,

尽管刺得人痛,

但之后的味道会是甜的;

我看见光荣之冠在我的面前呈现,

它充满着幸福,

永恒无边。

屏幕上的字体是多国语言都有,所以都能看得明白。

众人无比为牛顿的这首诗感到震惊。

不是因为他写得文笔有多好,而是他所表达意思,在所有的启灵者看来都不言而喻。

他说“世俗之冠是脚下的粪土,是一场空虚”一个当时家庭窘迫差点辍学的13岁孩子哪里来得这种“视金钱如粪土”的莫名自信?

他说“一顶荆棘之冠刺得头痛,但之后会变得美好”,这不是正是“蓝色圣水洗礼”的切身感受吗?

他说“光荣之冠在我的面前呈现,永恒无边”这不是正是他坚信自己以后一定能够在科学上做出贡献,自己能够流芳千古的表现吗?

他的这些自信来自哪里?

是傲慢?

还是他已经见过了引渡者?

在图特之城里见识过了一切真相?

这首诗中的所描写的内容,似乎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