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天阴墓 > 第二百五十三章 霸主齐桓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五十三章 霸主齐桓公

公元前六百八十六年,齐国国君齐襄公被宗室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公子纠两人因为齐国的内乱去了他国避难。

公子小白,即后来登上齐国国君宝座的齐桓公,在公元前六百八十六年,避难在莒国,当时在春秋时期,莒国是一个弹丸小国,在春秋时期出现在关内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里面,算是最弱小的一个国家,也是一个国力弱小的诸侯国。

公子小白在公元前六百八十六年,在鲍叔牙的陪同下,避难在莒国,莒敖穆公接待了他。在齐桓公登上了齐国国君宝座之后,没有忘记莒国带给他的恩惠,勿忘典莒是齐桓公给莒国最高的崇尚。

公元前六百八十三年,春秋中期,齐桓公三年,此时的齐国在齐桓公登上国位的第三年,齐国已经结束了齐国内部的动乱,公孙无知被齐桓公处死,跟随公孙无知的余孽,即其宗室全部被齐桓公剿灭。

齐国的实力,在齐桓公大力的改革,管仲的辅佐之下,国力蒸蒸日上,已经逐渐的成为了春秋时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秦,楚,晋等国的实力都不如齐国,无论是从国力,还是军事,远远落后于齐国。

此时的齐桓公开始已经膨胀起来,有实力凭各大诸侯国扳手腕,并在这一年,一跃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次年,齐桓公四年,公元前六百八十二年,齐桓公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并召集所有诸侯在葵丘会盟,让所有诸侯臣服自己,并拥戴自己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事宜。

说道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管仲这个人,管仲字夷吾,早在公元前六百八十六年前,原本是公子纠的手下,后因射杀齐桓公,齐桓公不计前嫌,并任用管仲为相,齐国能够在短短几年内,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管仲功不可没。

公子纠跟公子小白,原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两人的哥哥,齐襄公是齐国上一任的国君,因为齐国在发生内乱,齐襄公被宗室公孙无知杀死,当时他们两人为了躲避内乱,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陪同下去了莒国避难,而公子纠在管仲的帮助之下,去了鲁国避难。

他们两人在齐襄公死后,同一年,公元前六百八十六年秋,两人都是齐国后来成为齐国国君的首要人选。

莒国国君莒穆敖公接待了公子小白,莒国成为公子小白的避难地,鲁国国君,鲁僖公十三年,鲁僖公接待了公子纠。

当齐国发布了他们两人回国继位的消息之后,公子纠为了剪除公子小白,命令管仲在公子小白回国的路上,截杀公子小白。

管仲一箭射在了公子小白的腰上,但箭只射在了公子小白挂着的腰牌上,并没有伤及公子小白一丝一毫。

公子小白装死,躲避管仲的截杀,并在公子纠赶回齐国之前,当上了齐国的国君,即位以后,史称齐桓公。

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之后,为了报管仲的一箭之仇,于是带兵攻打鲁国。

鲁国不是强大齐国的对手,鲁国国君鲁僖公臣服,逼迫公子纠自杀。

次年,公元前六百八十五年,鲁僖公十四年,鲁国跟莒国发生战争,其战争原因是鲁僖公其中的一个女儿嫁到莒国之后,被莒国国君的儿子凌辱致死,鲁僖公很是疼爱这个女儿,从小就把这个女儿看成是自己的掌上明珠,然而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在莒国身死,莒国却不给他一个说法。

莒国国君莒穆敖公只是查人给鲁国送来一些金银玉器,想让鲁僖公对这件事情就此揭过。

莒国跟鲁国本就是敌对国家,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商朝时期,鲁国跟莒国就是商朝册封的诸侯国,几百年过去,历经十几代国君,商朝被周朝取而代之之后,他们这两国一直臣服于周朝,直到春秋时期,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鲁国一直是春秋时期认定的强国,史记当中是有记载的,然而莒国在史记当中的记载,却寥寥无几,哪怕莒国跟鲁国一样,历经十几代国君的统治。

自商朝开始被册封公认的诸侯国,直到商朝灭亡之后,莒国的国君的姓氏,在汉人口中的是少姓。这种姓氏,在上下五千年封建王朝的统治中,鲜少有人会有这种姓氏,春秋末期,这种姓氏的人,基本在秦汉时期,就不复存在了。

莒国的国君姓己,什么时候建立的,史记当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知道在公元前四百三十一年,战国初四十五年,被强大的齐,楚联合所灭。齐,楚两国共同瓜分莒国的土地,莒国最终在公元前四百三十一年灭亡。

莒国在史记当中虽然没有确切的记载存活了多少年,但大抵也有五百多年,历经了将近二十代君王。

鲁国跟莒国也是一样,国土面积跟莒国相当,国力和军事实力也相差无几,也是被商朝公认册封的诸侯国。

但鲁国灭国的时间,要比莒国晚两百多年,鲁国被楚国所灭,公元前两百三十八年,楚考烈王带兵攻破鲁国国都,将鲁国最后一代君主杀死,吞并鲁国的土地,鲁国由此灭亡。

但是,鲁国跟莒国在春秋时期,还是被公认的强国,尤其是莒国在莒穆敖公,鲁国在鲁僖公执政时期,两国的军事整体实力,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里面,可以挤进前五十,在众多诸侯国里面,要比郑,卫,陈等弱小的诸侯国强大不少,整体的国力,在关内诸侯之间,属于中上等。

但自从春秋时期过去,也就是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战国时代来临,以前那些老牌子的诸侯国,因为遵从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在战国时期,没有任何的效果,弱小的国家,被强大的国家剪除。

春秋时期,公元前七百七十年,到公元前四百七十六年,历时两百九十四年,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大大小小的战役,共发生了四百八十多起。

但这还是根据各大诸侯国的国力的比拼情况之下,能战且战,能臣服且臣服的情况之下发生的。

比如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对弱小的诸侯国发动侵略战争,是要有一定的仇怨,要不然会受到其他诸侯国的唾弃,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去欺负一个弱小的国家,该大国是要被千夫所指,背负骂名。

所以,正因为有了这些因素,春秋时期的各大诸侯国遵从战争礼仪,战争的次数,相对而言,要比战国时期少很多。

春秋时期古代战争,周朝虽名副其实的虚荣存亡,但春秋时期还是隶属于周朝统治,只不过西周灭亡之后,西周改为东周而已。东周时期各大诸侯国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在开阔平原上举行的,春秋早期,中期,以及末期,因为遵从周王室的战争礼仪,在战场上,两国之间对战,双方分别要派出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