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城市生活 > 第951章 投资者说刘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学习一个链接。

【投资者说】炒ST股大赚后大亏投资要做“麦田守望者”

原创2018-01-19周传凯许兴昆央视交易时间

点击上方「央视交易时间」快速关注!

抄底螺纹钢期货赚五成

记者:周传凯摄像:许兴昆

今天的《投资者说》,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位来自广东深圳的投资者,刘岩。他曾在世界500强企业里,担任大宗商品交易部门的负责人,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在长达20多年的全球证券投资经历中,他曾连续10年保持了30%左右的复利增长。今天,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

记者在深圳见到刘岩时,刘岩正在建筑工地调研钢材价格的变化情况。

刘岩:现在这个螺纹钢多少钱了?

陈磊:现在的螺纹钢应该在5000到5200之间

刘岩:最高涨到5500好像是吗?

陈磊:上个月吧,上个月涨到5500到5700,现在就是一天一个价,有的时间一天涨200块钱以上

刘岩:前两年就2016年比较便宜,最低的时候

陈磊:2016年最低的时候在1700左右

刘岩1992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安徽省的一家外贸公司做农产品出口,1996年他来到广东的一家外资企业,从事石油化工产品、铜、铁矿石的贸易出口,由于工作需要,他开始接触大宗商品期货的相关业务。

深圳投资者刘岩:

作为一家外资机构,主要做石油化工,原油,还有钢铁,这些大宗产品的交易,所以为了做对冲,我们也就接触到期货这一块,因为是公司的账户,金额也比较大。

国际贸易专业出身,再加上相关的从业经历,这让刘岩结识了一大波圈内的朋友,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大宗商品的市场动向。刘岩回忆说,2015年12月,螺纹钢的价格跌到近十年来最低,他测算后发现,螺纹钢的平均成本是每吨2200多元,由于当时原油加速下跌,带动所有大宗商品下跌,每吨1600多元的价格,已经跌破了螺纹钢的成本价。在他看来,就是最好的入手时机。

深圳投资者刘岩:

我们当时经过测算的话,螺纹钢当时就算是铁矿石为零的话,它的成本也要1800左右,按照当时的成本算要2100、2200的成本。后来这个行情下跌的话,很快期货就跌到了1800多,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开始建仓。

接下来,螺纹钢的价格反弹到每吨3000多元,刘岩认为自己已经赚得差不多了,于是套现大部分收益。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螺纹钢价格后来震荡一路上涨到每吨5000多元。用刘岩的话说,自己是属于比较谨慎和保守的,赚到一波就立马收手。

深圳投资者刘岩:

现在也看到了它后面还是震荡中一路上涨,今年已经涨到了5000多了,所以这个就是说,我们可能还是卖得太早了一点而已。做期货是我们对趋势的判断比较准,另外就以后把风险把控看成第一位的。

刘岩如此谨慎保守的投资风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在广东潮汕地区生活的时间比较久,他看到身边很多做期货的老板因为用了杠杆,1比10,甚至1比20的杠杆,后来很快就破产了,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前车之鉴让他变得谨慎。

深圳投资者刘岩:

我本来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但后期我老是提醒自己说,我觉得股票市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聪明人的坟墓,就是你往往越自信,最终你不知道死在哪一块,所以你时刻提醒自己说都是错的,错没关系,所以我一直欣赏在股票里面就是说,脸皮厚一点,错就错了,没关系,勇敢地承认。

在随后转战股票市场后,他也继续保持了这样如履薄冰的投资风格。因为不愿意冒险,虽然经常能发现牛股,但是往往兑现“牛头”行情的收益就获利了结。比如他比较喜欢乔布斯,并坚定看好苹果,在苹果股票五六块钱的时候,他就买了苹果的股票,但是才涨到十几二十块,他就觉得收益不错卖掉了。

深圳投资者刘岩:

后来涨到十几二十块我觉得已经很好了。后来也少量参与,但就不舍得全身而上,或者说多买一点,现在涨到600还是700是吧。(100倍啊)100倍差不多,100倍,然后就这样丢掉了,所以这个事也总结。如果都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成本,觉得有潜力的话也不能都卖完

在A股市场,他同样也发现了很多牛股,但是却早早卖出。比如贵州茅台,2015年股市大跌之后,茅台酒价格跌到800多元每瓶,股价也只有200多元,于是他买了不少茅台的股票,但是涨到三四百就卖掉了。

深圳投资者刘岩:

在我的心目中,蓝筹这玩意儿,上了二三十倍市盈率我就有点怕了,跟中小创不一样,而且我觉得茅台大家太喜欢它了,所以我就觉得说还是不要赶这个热闹了,因为还有它的单价也比较贵,毕竟上了400了,我觉得还有点贵,现在看起来是错误的,这个必须承认,这跟我们胆子也比较小有关系。

早期迷恋技术分析炒ST股大赚后大亏

刘岩在投资初期也是属于技术派,他将市面上关于技术分析的书几乎都读遍了,而且可以熟练运用各种技术指标,那么他又是因为什么,从一个技术投资者变成了价值投资者呢?

刚刚进入股票市场时,刘岩还是一个技术分析派。因为要做原油、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交易,必须要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各国相关产品的产量等进行分析,再加上他也比较喜欢研究技术,这样的方法也延伸到了他在股票市场的投资。

深圳投资者刘岩:

当时的应用指标,因为我还有工作关系原因,不光是分析股票,特别是用在原油的指标操作上面,往往我觉得像,我对这个压力位、阻力位还是特别有感觉,特别突破了这个阻力位之后,当时KDJ、RSI出现金叉的时候,长短线指标都指向比较好的时候,它往往上升的机会就比较大。

而且在那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很相信技术分析,于是刘岩买了很多技术分析的书来看,研究过的技术指标有几十种。但很快,刘岩感觉到了不对劲。刘岩认为,技术分析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根据过去来预测未来,但问题在于,过去不一定能完全预测未来。

深圳投资者刘岩:

未来可以简单地重复过去,但也不一定重复过去,它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未来的话是跟很多因素相关的,除了过去的表现以外,还有它基本面的变化,政治面的变化,经济面的变化,还有它自己本身企业的很多的,你人事的变化都有可能包括在内,包括董事长的变更,这些是场外因素,往往才是决定性的。……我就觉得它这技术指标最初的立论是有问题的,就是它的基础,像一个房子的地基上是不牢的。

既然技术分析不确定,那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套利呢?1998年4月,沪深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这类股票称为ST股。当时年轻气盛的刘岩,因为别人说的一句:不懂ST的就不懂投资。开始研究什么是ST,ST到底能不能赚钱,为什么稀缺。

深圳投资者刘岩:

第一,ST的数量比较少,当时行情又不好,不管它是干什么的,它稀缺就好。第二,ST之后,当时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退市这种说法,所以进了ST了,警示了,那你当地政府,包括本身就要想办法,就是要重组,所以说因为ST带出了现在叫重组概念。

在一系列的研究推理后,刘岩认为ST股票可以投资。这时候正处在2001年,他发现美国纳斯达克一些临近破产的公司,都重组成了网络科技股,并在当时一发不可收拾,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他开始投资ST股票。

深圳投资者刘岩:

ST的话,像亿安科技我们也参与过了,包括ST,当时成都联益,后来给那个宗申收购了,对这两个比较深刻。

通过投资ST股票,刘岩在当年获得了十倍以上的收益,于是他开始飘飘然,觉得自己很厉害。但好景不长,2002年,网络股开始出现崩盘退潮,上证综指也从2200点跌到2005年的1000点附近,这让他重仓在ST股的收益出现了亏损。

深圳投资者刘岩:

我们那时候满仓ST,没有ST,除了ST不买别的股票,所以说也是损失比较多,也不是多,但是,投入总的来说还是不太多,但是算总账还是损失,我想这个经历很多投资人也经历过,有很多,你问一问,我后来接触的一些投资者,他们也这样,开始投一点,后来听到邻居,隔壁王大妈都赚钱了,他就越买越多。

从那以后,刘岩不再相信所谓的炒题材追热度,而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基本面的分析上。刘岩认为,在投资上,要勇于承认自己不懂,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都懂,那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深圳投资者刘岩:

比较偏稳一点,不太愿意冒险,所以就慢慢形成我现在这个投资风格,就是比较偏稳健,所以我现在从,应该说从2005年以后,到目前来说,我们自己做的股票,在单票上都没有亏过钱。

投资不抢反弹做麦田守望者

刘岩做投资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他曾经因为外人的一句话而激进投资ST类股票,也曾经为了抢反弹而被深套,而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他做后续不断摸索出了成功的投资方法。

2005年,刘岩开始大规模投入股票市场,因为当时的行情并不好,大部分股票都是下跌的,刘岩转向了各种可转换债券,后来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刘岩又投资了一些跌破净资产的股票,获得了不匪的收益。

深圳投资者刘岩:

开始我们买可转换债券,就2005年的时候,后面就买了很多,就招商银行、万科,当时不是银行加地产吗,包括中国平安,当时这些都买过,然后包括后期的钢铁,各种银行,这个都买过,那个时候我们的思维就比较偏蓝筹为主的了,刚好2005到2008年,这两年是蓝筹为主的行情,所以最高峰赚了10倍以上,那一次印象比较深刻。

但是刘岩也有过不谨慎的时候。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国内股票市场也因此受到影响,上证综指从6000点一路下跌到3000点,出现了一波很强的反弹,因为之前在银行股赚了不少钱,刘岩一时没沉住气,再次冲进股市抢反弹,这次冲动让他损失了20%。

从那以后,刘岩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股市出现暴跌极端行情之后,要离得远一点。

深圳投资者刘岩:

股灾如地震,大震之后,就算建筑物还没倒,也是离它远一点比较好,尽量不要又冲进去了,否则的话余震比较多,你不知道哪一次建筑物就倒了。

这个规矩也让他在2015年的股市大跌,以及后来的三轮千股跌停中成功规避,甚至因为提前布局了五大银行的股票大赚了一笔。

深圳投资者刘岩:

结果刚好6月份这个崩盘,后来这五大行反而创了新高应该赚了30%,所以那个时候我们觉得捡了一条命回来,所以后期我们就把这个都撤出来,先看一看,因为当时已经看出来气氛不是特别好。

现在刘岩更多关注宏观经济和公司基本面,并经常和业内的人交流。为了了解一只股票好不好,他经常会走进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

深圳投资者刘岩:

因为咱们一般人觉得咱们深科技的主业是硬盘,但是硬盘现在在全球也不算是朝阳行业了,所以我觉得咱们在半导体存储这一块儿发展怎么样?

陈朱江:从历史或者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固态硬盘肯定最后有一天一定要替代传统的机械硬盘,就叫硬盘。半导体存储这两年又供不应求,加上手机我刚刚说的那个高速的发展,对存储的需求以后,导致了固态硬盘严重产出不足。产出不足一个是价格居高不下。

经过20年的投资经历,刘岩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追求稳健的投资风格,他将自己定位于一个“麦田的守望者”,他说“比起在黑暗的股票森林里,做整日搏杀的猎人,我们更愿意做务实稳健的农夫,拥有自己的麦田。”

深圳投资者刘岩:

经过这么多年的投资,特别这几年以来,我觉得说,我们追求的就尽量是越来越稳的风格,然后风险上,我们尽量去抓住热点,

最最重要的是在大行情来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投资的成果,比如3倍也好,几倍也好,5倍也好,一定要在80%到90%的基础上留住,这样你就一定是赢家了,如果你平时每次都要追求投资的收益最大化,都要比别人强,最后很可能把自己给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