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 > 第208章 谁说虎父一定无犬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8章 谁说虎父一定无犬子

长篇大论写李广射石头,流水账寥寥几笔写卫霍打仗。

也就军功黑不了,要不然卫青不知道要被司马迁黑成什么样呢。

司马迁已经是私德很好的读书人了。

他尚且这么不客观,更不要说其他读书人了。

除了卫青,被读书人黑的体无完肤的还有商纣王帝辛,魏武帝曹操等。

甚至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抗清名将马士英殉国而死,但是一直被读书人唾骂成祸国殃民的大奸臣。

至于钱谦益等读书人毫无骨气的就投靠了异族了。

甚至到了21世纪,这种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还是那句话,因为读书人掌握了舆论和话语权,所以他们经常颠倒是非黑白。

现在叶瑾被他们记恨上了,口诛笔伐是躲不了的了。

别说叶瑾有‘小神医’和叶青天”的名声,就连皇帝只要是不顺从他们的心意,也会被他们黑的体无完肤。参考一百多年后的明武宗朱厚照。

所以朱标才会让叶瑾这段时间夹着尾巴做人。

如果被别人抓到了把柄,就算在朝堂上有朱元璋和朱标护着他,但是他的名声也臭了。

叶瑾自然知道读书人的狠毒。

所以他现在一脸愤愤,抱怨道,“特么的,早就知道就不跟你们瞎出主意了,现在可倒好,那些人惹不起你和徐兄,就拿我来作伐了。”

朱标一脸歉意,赶紧安慰道,“你也不用太担心了,凡事有咱护着你呢。就算是你真的有什么把柄被别人抓住了,我们也会给你想法子的,一定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你这番话还算有点良心…”叶瑾没好气道。

不过有句老话说得好: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木木会枯,靠人人会跑。

所以还得自己想法子才行。

嗯?!

叶瑾突然眼前一亮。

就在前一秒,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很不错的法子。

那些读书人不就是仗着掌握了话语权,所以才会这么肆无忌惮的抹黑别人吗?!

但是如果把他们的话语权给抢过来,这些读书人还敢这么肆无忌惮不?!

而且如果论写小作文的话,小爷可是他们的祖宗。

上辈子他可是看过无数篇小作文的人。

甚至被这些小作文带了好几次节奏了呢。

比如说一篇小作文就将一个德高望重的主持人污蔑成强x犯,就算是法院证实了他的清白他依然被钉在耻辱柱上。

又比如说一篇小作文就让一个地方政府彻底失去了公信力,哪怕这篇小作文的内容根本就是胡编乱造的。所以要论抹黑人的能力,21世纪的那些小仙女们才是真牛逼。

反正在14世纪的大明朝,暂时还没有会打拳的拳师,所以叶瑾借用一下她们惯用的招数,应该也不会有人来收取知识产权的费用吧。

想到这,叶瑾赶紧向朱标问道,“郭兄,你说我要是办一份民间的邸报,朝廷会应许吗?!”

“民间的邸报?!你又想玩什么花样了?!”朱标问道。

在华夏明清两朝的历史书上,曹国公李文忠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一方面他是明朝的皇亲国戚,开国元勋,更是一员能够青史留名的猛将和统帅。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他儿子的缘故,他又遭受到了诸多非议和嘲讽。

不过李文忠的所有非议和嘲讽都来自于他的好大儿李景隆。

没办法。

这厮在历史上比他还要出名得多。

简直就是大明版本的赵括。

哦。

李景隆可比赵括差远了。。

因为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赵括之所以会输给白起,完全是因为赵国与秦国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太过于悬殊了。如果赵括不主动率军出击的话,维持庞大的兵力在前线与秦国对峙,光是每天消耗的粮“九三七”草也会拖垮赵国。

相反,主动率军出击还有一线生机。

可以说,就算是韩信和李靖这种猛将身处在赵括的位置上,结局也不一定会比他会好。

赵括能打赢长平之战才真的是创造奇迹呢。

这并不是给赵括翻案,而是事实。

但是反观李景隆呢?!

率领五十万大军进攻燕京城,后勤方面又得到整个大明帝国的供养。

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关键是,当时的燕京城只有朱高炽这个大胖子率领数完燕军驻守,但是李景隆依然久攻不克。

最后燕王朱棣从晋王手里借来了朵颜三卫,又和城内的燕军里应外合,就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尽数歼灭。

可以说,李景隆才是燕王朱棣靖难成功最大的功臣。

鉴于他在战场上的近乎白痴一般的表现,所以很多人甚至怀疑他是燕王朱棣的内奸。

之前叶瑾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来到这个世界,了解到了李景隆的一些事迹之后,叶瑾才知道这厮还真不是燕王朱棣的间谍,而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白痴而已。

知道什么叫驴蛋粪子表面光吗?!

看看李景隆就知道了。

所以只可惜曹国公李文忠英明一世,竟然被这么一个儿子把一世英名给败坏了,沦为千古笑柄。

李文忠也早就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货色了。

除了会夸夸其谈,装模作样,真的是一点儿正事都做不了。

再加上因为两次劝谏朱元璋被斥责,甚至差点掉了脑袋,所以就让李文忠一时间心灰意懒。

自从上次被朱元璋薅夺了全部官职,禁足在府上的时候,李文忠就每日借酒消愁,喝的伶仃大醉。

今天也差不多。

夜风徐徐,华灯初上。

李文忠披头散发的坐在府上后花园中的亭子里,手里拎着一个酒壶,时不时的就往嘴里灌酒。

夜还未深,他就已经喝得半醺了。

这时候,李文忠看着一个小厮提着灯笼,带着自己的儿子李景隆匆匆的从后花园边上的走廊走过。

如果是平时的话,李文忠连看到自己这个儿子的心情都没有。

但是今天因为喝的半醉,见到儿子李景隆之后,他突然又有了想要管教的心思。

所以索性站起来,朝着远处的走廊大吼道,“这…这大晚上,不在家好好读书识字,你又要死去哪儿?!”

不远处的李景隆听到自己李文忠的声音,心里直呼晦气。

但是脸上不敢露出半点不满的神色。

赶紧走到亭子外朝李文忠行礼道,“爹,夜色已经深了,您还是少喝些酒,回房歇息吧,若是整日饮酒度日,您的身子骨也受不了啊。”

李文忠气极反笑,“老子都,都还没有开始教训你,你,你居然教训起你老子了。说,你这大晚上的,又要去哪儿花天酒地去?!”

李景隆脸色露出了一丝怒色,愤愤道,“爹您整日饮酒,不问政事,殊不知我曹国公府已经日益衰败了,儿子再不出去结交朋友,那我李家真的就没有办法在朝堂上立足了。”

李文忠瞥了自己儿子一眼,轻蔑道,“就你,还想要光耀我李家的门楣!?”

“我知道爹你一直瞧不上我,但是儿子已经很努力了。而且您老说好听一些叫做刚正不阿,说难听一些就是死脑筋,上不知迎合陛下,下不知结交同僚,甚至多次触怒顶撞陛下,才让我李家遭此大难,现在儿子想要出府做一些正事,您老还要在这儿阴阳怪气…

李景隆越说越觉得委屈。

要不是李文忠几次触怒朱元璋,李家怎么会沦为今日这番境地?

在外面谁还尊敬他这个曹国公府的唯一继承人。

谁还会尊称他一声小公爷\"?!

而这些苦难都是自己的亲爹造成的。

现在终日饮酒不说,还要把火气发泄在自己的身上。

泥人尚且还有几分火气呢。

李文忠听到了儿子的抱怨,心里也是一片死灰。

他真的不知道这是自己的保全之道吗?!

如今陛下越来越暴虐了,就算是自己是他的亲外甥,但是也难逃鸟尽弓藏的下场。

到时候别说自己,就算是整个李家都没办法保全。

所以自己才会几次触怒陛下,让他薅夺了自己的全部官职。

让曹国公府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再兽人关注。

这叫什么?!

夹着尾巴做人。

这样才能保全全家。

但是自己的这个白痴儿子却异常的活跃,甚至隐隐有参与到夺嫡之争的倾向。

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不但是找死,而且还要连累整个李家都跟他一起死。

反正自己的这片家业最后也还是传到他的手里,他再怎么折腾也随他去吧。

所以李文忠心灰意冷的挥挥手,叹息一声道,“你要怎么折腾就随你吧,反2.3正到时候为整个曹国公府招来灭门之灾也无所谓了,反正我曹国公府本来就人丁稀少,你娘也早早的就离我而去了。到时候就算是死,也

只是死你我父子二人,和你的几个姨娘而已。去吧去吧,和你的那些酸儒朋友去谋划阴谋诡计吧,我且饮酒自高乐,哪管他人是与非…”

说完拿着酒壶就往嘴里灌酒,颇有武侠小说里那些大侠们的豪爽和洒脱。